16/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

經濟大蕭條時期不覺已經離我們很遠了,因此讀駱以軍《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就有種事過境遷的疏隔感。書中大部分作品都是他那些年在台灣某周刊發表的專欄,我曾在漫畫咖啡室讀過,非常羨慕那邊的雜誌可以有這樣的深廣度與包容度,讓一個文學作家書寫他汪洋恣肆的夢囈,我們這城巿,是不可能的了。

一直喜歡駱以軍的散文多於小說,在《夢遊街》一文裏,再度得到印證。他的小說有時太繁瑣漫漶,那種文字的纍疊一旦成了小說會讓人很累,但當中的瑣細以散文這種形式寫來,不管是長度抑或材質上都比較相配,對於一個男人的中年哀樂與年輕不再的無力,駱以軍也巨細無遺地以最最男人的語調,輕易切中了早前還在哈啦打屁、胡混度日的男生,剎那驚覺原來已經變成肥胖麻甩,人生已經再無可能性與自由存在的男人心事。這位外貌有點像《迪克與牛仔》老爹的駱以軍,他的文字,已經成了這個開始步入中年的我的準確心聲了。

作為一個不管如何努力都無法延緩自己、無法輕清、無法吊兒郎當的男生,我想我其實很了解駱以軍不斷以換喻與夢囈去描述的那種無力感究竟是甚麼一回事。也許作為一個不再年輕的文學作家,不管在台灣抑或香港,都是悲哀的。

而比這狀況更悲哀的是,你已經不再年輕,卻繼續從事文學創作,而你已經結了婚,妻跟你愈來愈陌生,也有了兩個經常讓你暴怒發狂、無法專注寫作的小獸兒子。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