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無魚可吃?

饞嘴為食如我輩,最怕三五七日就聽到這個專家那個研究報告指出甚麼甚麼植物經過基因改造變種再變種,甚麼家禽牲口吃了甚麼激素產生異變對人體有害,而這個那個海域附近的漁民如果再繼續濫捕,二、三十年後我們就再沒有熟悉海產可吃。這些危言聳聽的,但聽得多了也未免會麻木。發出這些警告的團體通常會附帶一些建議(雖然都沒有法律的約束力),希望一般市民參考實踐。例如最近就拿到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最新一份「海鮮選擇指引」,指引中把香港市面常見的六十多種海鮮分為三個類別,有建議食用的,有想清楚才食用的,還有避免食用的。可能你平日經過街市海鮮檔不看標籤的話,也分不清甚麼魚是甚麼魚、甚麼蝦是甚麼蝦,但現在就有機會把面前的海鮮歸類為可以吃的,想清楚才吃的,以及避免吃的三大類。

翻了一下這份指引,驚覺從今只能做「有錢人」,因為指引中建議食用的是龍蝦、象拔蚌、鮑魚等等高價貨,而平日最多市民食用的九肚、牛鰍、沙鯭、泥鯭、馬頭、大眼雞甚至紅衫魚,都被列入「不建議食用」的範圍,原因就是這些平價魚都遭到過度濫捕。但我的疑問是,這些平價魚從來都是粗生的,漁民的捕魚方法也是夠原始的,天生天養,真的有那麼容易絕種嗎?如果大家真的那麼齊心不吃平價魚(高價魚又吃不起),漁民和魚販豈不都要失業?當我正在滿腹疑團準備發牢騷之際,我的小助手走過來問我,午飯時候到了,我們想去買魚柳包套餐,你要不要也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