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以來,人民幣一直在持續貶值,在岸價及離岸價都創幾年來新低。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新的貶值預期又開始形成。

可以說,整個國際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會一浪低於一浪。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卻於周一公布了新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按照外匯交易中心所公布,雖然這幾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下跌,以及境外市場已形成人民幣貶值預期,但是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幣值基本穩定,市場根本不用擔心人民幣會出現持續性貶值。

現在的問題是,在當前這個時候公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來證明人民幣匯率是基本穩定的,有經濟上及市場上的邏輯嗎?可以說,這個時候公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可以作為重新思考人民幣匯率的邏輯,但是它並非是當前人民幣匯率變化的邏輯或市場的邏輯。

因為,在當前的情況下,美元作為全球市場上的第一強勢貨幣,這是毫無疑問的。而隨着聯儲局落實加息,美元的強勢會進一步強化。如果以一種新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來替代原有的緊跟美元的匯率指數,並以此來證明人民幣匯率穩定,境外市場不太可能會認可這種邏輯。

加息後美元將更強

還有,在美國加息後,美元進一步強勢,非美元更是弱勢,那麼以非美元作為人民幣匯率的主要權重,即使看上去會讓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但實際上非美元匯率波動更可能使人民幣匯率不穩定。對此,中國央行不得不認真對待。

還有,人民幣匯率變化完全是一種金融行為,它的變化完全取決於市場預期。對於當前人民幣匯率貶值,在市場看來,主要是人民幣被過於高估、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並沒有減緩、大量的資金流出中國、境外資金減少流入中國以及美國加息等,如果這些情況不改善,人民幣貶值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是,對於中國政府來說,既想以人民幣小幅貶值來測試國內外市場的反應,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降低維持人民幣穩定的成本和代價,又想通過高估人民幣來持續中國的經濟大國地位、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來維持當前中國幾大資產泡沫不破滅。但中國政府要實現這種平衡並非容易,特別是當人民幣貶值預期重新成為一種趨勢時,央行要把握這種人民幣匯率走勢成本與代價會更高。

人民幣納入SDR籃子貨幣之後,央行的意圖當然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及認可度,但如果央行要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就需冒過多干預市場的風險。如果央行允許人民幣匯率更多由市場因素決定,這就可能引發人民幣大幅貶值,甚至形成人民幣趨勢性的貶值預期。

如果這種情況真的出現,不僅會打亂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亦有可能引發大量資金流出中國,導致當前中國經濟的三大資產泡沫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