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資金流向正醞釀巨變,世界各地監管部門無不嚴陣以待,中國當然不會例外。內地的情況明顯複雜得多,一方面因為經濟下行,人民幣由升轉跌,游資大舉撤走;另一方面,人民幣短期內被納入SDR的機會極高,資本市場將進一步開放,防範金融風險的迫切性特別大。不過,中國面對的風險並非單單來自外圍,從內部產生的風險同樣有巨大殺傷力,兩者都要嚴密監控。

人行行長周小川撰文指,隨着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一些結構性矛盾逐漸暴露,承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面臨嚴峻挑戰。他並表示,要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改進並逐步取消境內外投資額度限制,並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加入SDR,成為可兌換及可自由使用貨幣。

眾所周知,金融風險累積起來會變成金融危機,辨別風險尤為重要。當下,人民幣即將納入SDR,並會利用這個機會推動資本帳項目開放。當然,資本市場中門大開,外資企業可投資外貿商業和其他服務領域,促進經濟發展,但同時亦令到短錢快進快出,攪亂資本市場,引發危機。

回想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正正是外資以群狼戰術一舉打殘區內新興市場的最佳例子。若非當年內地資本市場相對封閉,以及九三年開始的宏觀調控雙重保護下,早就讓外資予取予求、飽食遠颺了。

雖然內地如今擁有龐大外儲足可應付資本大規模流動,但金融風險始終有不確定性,即使成功捍衞市場,亦會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回望九八年本港打鱷大戰,對沖基金在匯市、期指及股市全方位衝擊聯匯制度,雖然大鱷最終被擊退,但已造成股市大幅波動,本港金融機構更是受損甚深。

其實,內地金融市場自製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今年中的股災正好敲響警號,尤其是短線資金透過程式盤在股市上舞高弄低,更是觸發跌市的元兇之一。數以萬億元人民幣的槓桿資金,主要是由本土資金積累而成,監管機構當時如非視而不見,便是低估了風險,與所謂的外資大鱷搞局扯不上多少關係。

面對着實力雄厚兼具科技優勢的外資對沖基金,當局始終對開放資本帳項目顧慮甚深。人行早前提及着手研究的針對炒賣資金徵收托賓稅,便是其中之一的防範措施。

周小川一直是金融改革的推手,存款保險制、利率市場化等改革已一一落實。然而,在改革過程中,金融風險會隨之而來,而最大的風險則是源於原有機制的落後,以及監管失效導致的違規。今年中的股災,是不斷減息降準後,高槓桿資金缺乏監管,近乎自出自入所致。在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的同時,防範及化解金融風險,還須切實提高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