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未如理想,市場相信人行放水政策陸續有來,利好內銀的放貸能力。此外,早前有內地媒體報道,《商業銀行法》即將進行修改,主要內容包括混業牌照發放及貸存比鬆綁等。

混業經營牌照的焦點主要集中於券商牌照、股權投資、理財業務三方面。現行貸存比率不得超過75%的規定,令銀行放貸能力受限制,實體經濟融資出現困難。中銀監官員早前表示,貸存比率未來將由監管指標變為參考指標,意味着該比率可能隨着《商業銀行法》出台時修訂。

另一方面,財政部、人行及銀監會日前聯合發文,規定採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地方債,而地方債納入央行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和抵押補充貸款(PSL)的抵押品範圍,以及納入商業銀行質押貸款的抵押品範圍,可按規定在交易場所開展回購交易。地方債發行利率下限為同期限國債收益率,上限為國債收益率上浮30%。

地方債風險下降

地方債納入抵押品框架,解決買債資金的擔憂,存量債務中到期的銀行貸款,部分將可直接置換成地方債。而銀行可通過多種抵押方式獲取較低成本資金,增加購買地方債的吸引力,對解決地方債問題有積極意義,從而降低壞帳風險,有助提升內銀股估值。

再者,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決定新增5,000億元人民幣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並提出要繼續簡化程序,以支持證券化產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而對試點銀行騰出的資金,會議則明確要重點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鐵路等領域建設。將信貸資產打包出售,有助盤活存量資金,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銀行亦可透過出售資產,引入資金進行其他放貸業務,利好盈利表現。多項政策支持下,內銀股估值有望維持穩定,可作中長線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