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消息一出震散歐美股市。過去幾年在超低利率下,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等資產,個別市場早已過熱,IMF的報告重燃市場對股市等資產出現泡沫的憂慮,今年以來屢創新高的美股自然首當其衝。

IMF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預測,並稱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主要是因為○八年金融海嘯造成的後遺症,比預期中更難解決,各國經濟復原的情況不理想,對歐洲、日本和巴西尤為不樂觀,並指未來一年,歐元區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達到四成,通縮的概率亦有三成。

事實上,歐元區經濟前景的確令人憂慮,意大利已連續第三年衰退,而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德國,經濟亦有走下坡迹象,第二季GDP已收縮0.2%,最新公布的八月份工業生產更大幅下跌4%,市場估計德國第三季GDP仍將萎縮。德國經濟前景堪憂,歐洲經濟最大引擎熄火,難怪IMF對歐元區經濟缺乏信心。

面對疲弱的經濟,歐央行已積極推行寬鬆政策,將基準利率下調至歷史新低,並且推出QE買債,目的是透過寬鬆政策刺激通脹,進而促進經濟增長。但在債務危機的後遺症持續下,單憑央行的寬鬆政策,不足以令疲弱經濟重上正軌。

目前,歐元區商業投資較○八年下降兩成,可見投資者對歐元區信心未恢復,由於投資增長是通脹率上升的關鍵,如果不能推動投資,歐元區經濟亦難以擺脫弱勢。

為挽救經濟,歐元區採取寬鬆政策事在必行,但另一邊廂,美國在經濟回穩下,已不斷縮減買債規模,而量化寬鬆措施亦即將完成其歷史任務,隨之而來的是何時啟動加息,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最遲在明年年中前將啟動加息。相比之下,歐央行正大力推行歐洲版QE,日本寬鬆貨幣政策持續,這將擴大美國、歐洲及日本這全球三大主要經濟體系的息差,影響全球資金流向。

在美國加息的預期下,有資金已開始撤離美國國債,回流股票市場,這足可解釋美股近日為何屢創新高,跑贏全球股市。現時美股的估值已脫離基本因素,純粹是資金主導。上季度美國企業盈利增長預測僅得低單位數,而且不少美國企業目前仍然相當倚重出口,一旦歐央行實施QE令美元匯價居高不下,勢必影響美國出口及競爭力,對企業的盈利構成直接打擊。

IMF報告雖然認為美國逐漸擺脫危機,但在全球經濟環環緊扣,以及復甦步伐不一致的情況下,美國亦難以獨善其身,至於高處不勝寒的美股,調整壓力將加大。剛踏入傳統股災月的第二周,美股已率先來個預演,在全球經濟增長疲弱下,投資者不能掉以輕心,宜做好風險管理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