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市中心項目流標後,市建局即時作出調整, 並馬上重新推出。據悉,除取消80億元入場費要求,還同意讓發展商修改發展圖則,發展商因應市場變化,欲調整單位設計以迎合市場需求。修訂令發展商自由度增加,相信重新招標應該獲得較熱烈反應。

更重要的是,透過該項目成功重建,市場將有最少1,700個新增住宅單位供應,有助紓緩目前住宅供求失衡的現狀,假如中標發展商改圖則興建較多細單位,雖然總樓面面積沒有增加,但新增住宅單位則不只1,700戶。

觀塘市中心第二及三期發展區重建項目較早時推出招標,被邀請的十家財團中只得四家入標,但該四家財團的出價均未達市建局要求,項目未能批出。財團出價低主要認為入場費80億元太高而其他條件的限制太多,令風險增加。

今次快速檢討而馬上重推,顯示市建局辦事作風明快,能夠迅速因應社會及市場變化而作出修正及行動。取消了80億元的入標門檻,讓入標財團自由釐定出價及分紅比例。

容許改則增加彈性

新修訂讓十家發展商可合組財團,一個組合最多四家,甚至可與未獲邀的發展商合作,自行選擇誰負責牽頭,可被視作放寬可落場參與者的數目,財團可以合組以及增加合作夥伴,於是每一家參與者的風險都降低。有人認為這亦是變相拆細項目,筆者認同這個說法。

近期住宅市場在政府各項遏抑樓市措施之下,中小型住宅銷路較有把握,項目原計劃興建600至800方呎單位,新修訂容許中標財團改圖則興建較細單位。

在這一刻去考慮,現時市道細單位新樓較容易銷售,但香港市道變化快,誰知道幾年後又會不會逆轉,到時又輪到中型單位甚至大單位較易去貨?無論怎樣,容許改則是引入彈性,讓發展商到時因應市道變化作出修訂,這是應對項目的龐大規模,加強風險管理的一着。

此外,市建局亦把興建平台的時限由五十六個月延長至七十二個月,據悉,這是採納部分發展商的反應而作的修訂,可說是條件「度身訂造」。

綜合各項修訂,筆者認同市建局表達了最大的誠意,願意聽取和採納準合作夥伴的合理意見,而作出各項針對性修訂,希望為項目成功招標,以達致把觀塘市中心重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