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內戰推升近期國際油價,戰事暫未引起環球市場恐慌,美股依然連日創下新高。對於見慣風浪的投資者,中東局勢緊張和油價上漲,每隔數年便會發生一次,似乎見怪不怪。可是看全球的GDP預測:美國增長率百分之二、中國百分之七點五、歐洲得百分之一,抵禦油價上升的能力有限,加上發達國家的寛鬆貨幣政策靠低通脹支撐,油價上升意味着通脹隨時反撲,滯脹的噩夢隨之而來。

伊拉克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產油國,對全球供應舉足輕重。過去四十年來,每個年代油價急升過後,經濟衰退便如影隨形。近年「石油危機」已迹近被人遺忘,科技發達帶動能源革命,美國成功開採頁岩氣是里程碑,太陽能成本愈來愈廉宜,核電更被許多國家打入冷宮,石化能源的重要性逐步淡出。不過,現時全球仍倚賴石油作為主要能源,只是威力減退,但發飆起來仍足以重創經濟。

如果油價上升的原因是經濟蓬勃推動需求,刺痛感相信不大。就如○八年金融海嘯前,油價節節上升,再遇上當年七月中東局勢緊張,油價曾衝上一百四十五美元的歷史高位,但當時經濟還在泡沫中欣欣向榮,足以承受高油價的衝擊。可是今次推升油價的並非需求,而是供應,問題格外嚴重。根據經濟學家估算,油價每上漲十美元,將令全球經濟增長率減少百分之零點二,看似微不足道,但對現今各國經濟增長「歎慢板」之時,體質上顯得弱不禁風。

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央行均為通縮風險而發愁,但美國上月CPI令人意外地升至百分之二點一,顯示通脹或不期而至,而面對通脹威脅的新興市場國家(印度的CPI逾百分之七)則更愁。日本石油全部靠進口,加上日圓貶值,受創相信會最大;中國亦是原油淨進口國,工業需求龐大,疲弱的經濟經不起雪上加霜;美國雖有頁岩氣可恃,令紐約油價一直跑輸倫敦布蘭特油價,但慣以汽車代步的美國人,如要多花費在汽油支出,其他消費便相應減少,對GDP倚重消費的美國不妙。

石油除了提供燃料之外,亦是生產原材料和生活用品的物料,故影響所及是各行各業。一百二十美元被視為拐點,預言最壞時候會升至一百五十甚至二百美元的專家亦大有人在。不妨想像油價上升可能帶來的一些後果:美國提前加息、中國和日本扭轉貨幣貶值的趨勢。總而言之,全球經濟秩序將被擾亂。

在全球經濟未見大起色之際,今年紐約油價卻依然在每桶一百美元水平徘徊,顯示高油價已成常態。發達國家先後推出量寬政策,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近十年飆升五倍多,已達一億三千萬輛,使油價長期易升難跌。

中東不但是產油集中地,亦是大型火藥庫,常有武裝衝突,甚至如野火蔓延。從中東的敍利亞、伊拉克,到非洲的南蘇丹和利比亞均在內戰中,油價升勢無疑是金融市場的「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