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地爆出專家與官方的爭拗,矛頭直指匯改失誤,主要表現在進程緩慢。由於都是有關匯改的圍內人,爭拗凸顯了有關改革的分歧,是動力與阻力的不同立場,事實上,社會早有言在先,改革觸動既得利益,同時改革也會帶來風險。有時為鞏固既得利益而甘冒風險;有時肯捨既得利益不敢擔風險,當前情況屬後者居多。

爭拗的緣起,恐怕與近期的人民幣貶值有關。對於這一輪人民幣貶值,官方不諱言是為擴大波幅鋪路,需要驅趕熱錢大力干預匯價,在實際效果上,卻出現了矯枉過正,也許熱錢趕走了,外匯局感覺安心了,但副作用出現了。得到的不是實際利益,而是風險代價轉換。

中國外匯儲備將突破四萬億美元大關,這不是值得恭喜的事,正如專家指出,繼續增加的每一美元,都是邊際成本遠高於潛在收益。對於中國來說,這是被批評了許多年的事情,許多年就此無寸進的改革,與人民幣匯率改革遲滯有關,近期不是擴大波幅,顯示在改革嗎?

改革的大原則是市場化,市場化的準則首先就是不用或少用「有形之手」,近期的干預是反其道而行。專家的批評一針見血,人行要停止干預外匯市場,以阻止外儲的增加,為此應該盡快採取浮動匯率機制,真正做到不干預。並將人行的態度歸結為太小心,是眼高手低。

對此官方的辯解是,資本可兌換是很危險的狀況,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例子。但國際上不乏細小經濟體放開資本帳的例子,儘管有的因風險重返資本管制,但並沒有因此而亡國敗家的。中國作為最大新興經濟體,擁有最大規模的外儲而不作為,說「太小心」沒說錯。

官方的眼高手低,香港是頗受領教的。以大氣魄批出滬港通為例,兩地個人可以投資對方股市,但香港保有每日「兩萬元」的限制,實際如同綁手綁腳很難操作。受限於「兩萬元」,滬港通對於個人投資者可能得物無所用,既敢於推動互聯互通,為何死抱日兌換限制?

匯率改革遲滯,某程度是以害怕風險為念的改革麻木徵狀。眾人知道,如果一個國家同時保持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雙順差,就意味着這個國家一邊高價向別人借錢,另一邊又轉手低價把錢借給別人。這是資源錯配、做蠢事,長期保持雙順差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絕無僅有,中國是這絕無僅有的一個。內地持續數十年雙順差,蠢了數十年,蠢到麻木了嗎?

基於此,專家的批評,對改革唱慢板的恨鐵不成鋼容易理解,對官方的所謂怕風險,卻讓人難以理解。難道長期雙順差這樣蠢到家的資源錯配,就不是風險嗎?這正正是國民福利長年累月的流失,為何當局對此「長痛」不管不怕,而坐擁巨額外儲,竟無信心接招可能的金融衝擊,對於還在想像中的「短痛」如此害怕呢?決策理念太顛倒,匯制改革看來首先得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