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將研究推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板,說是加大力度支持戰略性新興企業發展,實質亦是開拓生意門路。主要因為痛感過去十年,中國一大批互聯網、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企業,遠赴境外上市,現今已培育有成,做了產業龍頭,促成了上交所的反思和創立新板。

上交所的反思,也與香港過往的現實切合,在過去十年,港交所亦沒有吸納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主動戰略。今天港股的股王騰訊,是誤打誤撞的意外,也喚醒了重視的意識,尤其阿里巴巴堅持合夥人制,對港交所叩門而不入,激發了股權架構諮詢的初衷,試圖求變。

上交所比港交所更行前一步,就是打算為這些企業設專板,隱然有拚力招攬的姿態,與境外爭奪的用意。上交所認定,中國資本市場的體系結構和制度設計,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缺乏包容性,這種情況要改變,要為這些企業度身訂造市場板塊,言明這板塊要有產業集聚、定位明確、包容性強的特徵。

這個板塊構思靈感,難免令人想到阿里與港交所的齟齬,合夥人制與同股同權的思辯,總結下來就是制度沒法包容。借鑑了這段經歷,上交所的「包容性強」原則,肯定有意將類似阿里這樣的上市要求包含在內。若然,上交所不但比港交所行前一步,實則可能走快幾步。

其實在本港有人提出過,可以招納阿里上創業板,撇開創業板的制度設計,容納合夥人制是否無障礙不說,創業板長期經營下來,已形成次等板形象,只適合暫棲,有條件的必轉主板。眼下互聯網企業直如天之驕子,心高氣傲的互聯網高層搵路上市,睇得上香港創業板嗎?

上交所打造一個全新的專業板塊,招攬戰略性新興企業,構思要比香港亮出創業板高一籌。內地也有創業板,為何想到另外創立市場板塊?顯然是有正面作用的考慮。一方面既度身訂造,制度可以全新設計,不但針對性強,還可能更有效率;另方面既集聚同類企業,也有較強標籤效應,省卻需要刻意反覆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注意該類股份股權或其他特殊性。

除了股權結構,上交所還構思引入適切互聯網、電商類企業的淨利潤和營業收入組合、預計市值和營業收入組合、預計市值和權益組合等新的財務指標,由此顯見,這是用創新意念去創新上市板塊、去吸收創新型企業。說其勝港亮出創業板一籌,並不言過其實。事件亦凸顯,香港市場即使有制度優勢,也有難變通、不靈活的劣勢。

從上述評析可見,上交所雖謂「研究」設板,但其思路已屆完備,構思已趨成熟,到可以付諸實行,或者不需要太長時間。在招徠創新企業上,上海真的可望走快香港好幾步。現時港交所股權架構諮詢尚無時間表,諮詢有無共識亦未知,做更不知何年何月,上交所力追科網大潮,那是坐言起行,香港卻光是坐而論道,怎不是未打已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