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另類項目難求 多元投資慎管風險

金管局將於年底再檢討外匯基金多元化投資額度,意味外匯基金將加碼投資其他資產。現時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之間各有喜好,不像早前完全側重於債券投資,金管局需平衡組合風險,在追求更高回報之餘,亦要小心處理此港人共同擁有之資產。

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推出之後,全球金融市場再起變化,股債匯方向迷惘,油金亦各走異途,投資訊息混亂不堪。而且這次的量化寬鬆再沒有限度,有不達目標不罷休之勢,長遠效果有待觀察,但熱錢流竄擇肥而噬,投資風險亦同步上升;金管局多元化投資是好事,惟要審時度勢,謹慎評估現今之投資環境,外匯基金不同淡馬錫,在風險與回報之間仍傾向保守。

外匯基金的職責是捍衞與美元掛鈎的港元,所以投資美國國庫債券是最安全的選擇,能跑贏通脹已成績合格。不過,美國國債在過去兩年風雨飄搖之時亦成為最佳避難所,十年期國債孳息率曾降至一厘四的紀錄新低,靠債券價格升值支撐下,外匯基金過去三年仍取得正回報,但已跑輸給通脹。近期歐債危機紓緩,國債孳息率回升至一厘六七,但長期停泊在美國國債,等同給QE3侵蝕港人的資產。

金管局自○八年開始啟動多元化投資,但一直只是摸索着前行,今年似有加快步伐迹象,截至六月底「另類投資」已近一千億元,連同六百億元尚待投資承擔額,以及內地銀行間債市的投資額度,以累計盈餘三分一(相當於一千九百億元)的上限很快已不敷應用。金管局表明將會檢討,相信不會走回頭路,提高額度幾無疑問,差別只在於是否直接調高原訂的三分一盈餘額度。由於「另類投資」僅佔總資產不足一成,港元的穩定仍毋須掛慮。

二千億元比對全球金融市場,其實輕如微塵,選擇有很多,但實質能買到的東西卻很少,所以金管局更需審慎經營,現時的投資主要是房地產、私募基金、人民幣股債等,早兩個多月前發言人曾放風,會將投資焦點放在房地產、能源、礦產等,以配合美國繼續印銀紙的趨勢。

持有「磚頭」或實物對抗貨幣貶值,方法看似正確,QE3推出方一個月,歐洲穩定機制(ESM)尚未正式買債,暫時難對歐美無限買債效果妄下定論,但物業、黃金和石油等現價絕不便宜,貨幣超寬鬆政策催生出一個又一個泡沫,油金商品面對需求疲弱,美國樓市以外的物業價格普遍也露出疲態,要找一片投資樂土並不容易,否則投資者亦不會戀棧息率近乎雞肋的美國國債及企業債。

港元現時被衝擊的機會微乎其微,追求較佳的回報是人之常情;一方面是美國超低息環境持續至二○一五年,買定息證券注定回報偏低,買其他金融產品則需負上一定風險。尚幸外匯基金身家豐厚,多作其他嘗試並非壞事,惟優質項目早被搶購一空,剩下的或回報未如人意,或是「燙手山芋」,金管局找「另類投資」更需審慎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