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銀監管以退為進 威脅遷冊更顯無理

在金融海嘯之後,英國針對銀行業監管的改革,一直走在最前線,曾提出要把零售及投資銀行業務強制分家,引起市場激辯,一些英國大型銀行更揚言把總部撤離倫敦,以示不滿。由英國政府委任的「銀行業獨立委員會」昨天發表中期報告,不再強調分家,取而代之的是採用「圍欄」政策,這是否向壓力低頭呢?實情是一招高明的以退為進,讓銀行業再無藉口拒絕。

根據報告提出的構思,銀行業監管理念的確出現大轉向,未來的重點不再糾纏於防止大型銀行倒閉,而是在銀行出事時,如何確保政府和納稅人不用為銀行家的冒險行為包底,以及保障存戶的利益不受損害,方法就是在零售層面加設「圍欄」。換言之,英國會繼續沿用「綜合銀行」(Universial Banking)模式,不強制零售及投資業務分家,那些曾經揚言遷冊的大型銀行,還有理由不留下來嗎?

圍欄政策的理念並不複雜,概括起來有兩點,其一是提升銀行的資本結構以抵禦另一場金融危機,其二是增加零售銀行的競爭,避免個別銀行坐大變成「大得不能倒下、非救不可」的金融機構。如果委員會的建議獲接納,零售銀行包括存款、小企業貸款及支付系統等業務,需要把核心一級資本或股本提升至百分之十,一旦出現危機,可讓這部分業務獨立運作,更高的資本要求可承受較大的損失而不致倒閉。有了這道圍欄,其他風險較高的業務大可任其自生自滅。

大型銀行旗下的業務,在同一屋簷下,資本可自由流動,當出現危機,零售銀行業務的防火牆將發揮阻隔作用,這大概就是不要求強制分家的原因。此外,零售銀行業務亦會引入競爭,避免個別銀行包攬過多的存款及貸款,好像已被「國有化」的萊斯銀行便有可能要把更多分支機構出售。理論上,將來應該不會再有「大得不能倒下」的銀行。

當然,說這是讓步確是事實,亦有點無奈。首先,全球協調監管的想法早已被遺忘,你要分拆而別人維持原狀,試問誰願犧牲。其次,強制分家理論上可行,現實恐怕阻力極大,不知要拖多久。第三,任何金融機構深明自己大得不能倒下,最終埋單的恐怕又是納稅人。世事既然無完美,惟有退而求其次,銀行業要提高資本要求,成本估計約幾百億港元,尚屬划算。

英國的構思會否成為監管主流,仍要看怎樣與銀行業討價還價,以及執行的決心,一切拭目以待。不過,香港似乎已急不及待撲出來支持,金管局總裁前幾天便已大談「綜合銀行」模式怎樣適合本港。其實,這本來沒甚麼大不了,可悲的是香港經常自視為國際金融中心,卻少有提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監管創見,只懂看風使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倫敦的金融中心龍頭地位,幾百年來屹立不倒,並非浪得虛名。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