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去留講多有益 以免誤會爆恐慌

美國規模達六千億美元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將於今年六月期滿,究竟是繼續量寬抑或到此為止?至今懸而未決。正當貨幣政策處於敏感時刻,聯儲局決定打破傳統,在每年的八次議息會議中,其中四次由主席伯南克在會議後舉行記招,第一次將會是四月二十七日,而這次亦是市場預期會為QE定去留的關鍵會議。伯南克的破天荒之舉,很明顯是不想市場恐慌。

全球的主要央行早已有定期舉行記招的習慣,例如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每次議息後,均會由行長出面解畫。至於英倫銀行行長則是每季見記者,與聯儲局的做法差不多。所以聯儲局解釋引入定期記招,是希望與外界就着貨幣政策的溝通,能夠更加及時和準確。市場對此應該不會有異議,但肯定這不是事實的全部,因為除了解釋政策外,同時也為挽救聯儲局的聲望。

相對於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愈講得多愈令人聽唔明,伯南克與外界的溝通,無疑比較進步和直接,例如在他接掌主席之後,議息聲明的內容已較格老時代更加清晰和詳細,花不少段落說明當局對經濟大勢的看法,盡可能明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利率政策的取向。再者,伯南克曾舉行過兩次記者會,又利用出席國會聽證會和公開演講的答問機會,脫稿解釋政策。不過,這些增加透明度的舉動,始終不及在議息後即時作出回應來得有保證。

事實上,伯南克面對的形勢確是兩難,穩定物價及創造就業這兩大使命愈來愈矛盾、難以調和,只怕順得哥情失嫂意。不妨看看,通脹殺到埋身,如繼續超寬鬆貨幣政策,搞到百物騰貴,必定會令打工仔更不滿;而在失業率處於極高水平之際,貿然停止放水,甚至掉頭緊縮貨幣政策,不利於創造就業,肯定會令失業大軍強烈反彈。如此複雜的形勢,單靠一紙議息聲明,又怎能說得清楚呢?講多肯定有益。

聯儲局的記招,其實是針對兩類不同「觀眾」,分別是投資市場和美國民眾。針對民眾方面,看重的是政治需要,營造開誠布公的氣氛,避免公眾及政客繼續批評聯儲局黑箱作業。針對市場方面,重要性大得多,可以想到的作用至少有三個,其一是為後QE時代提供政策指引;其二是引導市場預期;其三是一旦投資者對貨幣政策有誤會,可以即時糾正,以免造成混亂。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前無古人之作,如何結束同樣是史無前例。自金融海嘯以來,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以倍數膨脹,持有以萬億美元計的資產抵押證券和國債,將來要不要賣?賣多少?何時賣?直接影響市場利率變化,政策變動一定要講清楚,市場預期必須引導,否則一旦有誤會,將會引發利率震盪,導致市場劇烈波動、爆發恐慌,因此議息後定期開記招,實際是做風險管理、為勢所逼,預示着後QE時代已經來臨。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