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亞幣升值預期轉淡 經濟風險加深

歐洲債務引爆的經濟危機,進一步殺入亞洲。摩根士丹利昨天降低多隻亞洲貨幣兌美元匯價走勢的預測,滙豐的外匯策略員認為,今年內人民幣升值近乎無望。這些舉動帶出兩個重要訊息,其一是市場對亞洲貨幣的升值預期全面轉淡,其二是亞洲區經濟無可避免面對衝擊,皆並非好消息。

亞洲貨幣升值預期急轉直下,直接原因是市場對亞洲貨幣的需求減少,亞洲資產的吸引力下降。不過,只要想深一層,從供求角度來看,貨幣需求減少代表流入亞洲的資金不及早前蜂擁,甚至已經有資金撤走,港元匯價由強變弱,與七點七五的強方兌換保證愈行愈遠,正是走資的佐證。究竟影響有多深遠,便要看資金是短暫離開抑或一去不返。

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全球均進入低息時代,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地區的利率,更是齊齊逼近零,助長了套息交易,即是借入超低息貨幣,用來投資於包括亞洲在內的高息貨幣和高收益資產,是過去兩年熱錢大量流入亞洲的原因。不過,套息交易能否獲利,除了視乎那些超低息貨幣的走勢之外,還要看高收益資產的前景,兩者皆面臨考驗。美元及日圓突然成為避險天堂,蝕匯兌也可輸死;而歐洲危機為亞洲經濟蒙上陰影,投資價值重估,高收益變得沒有保證。熱錢大舉離開相信並非暫時性,短期內難望回流,難怪對亞洲貨幣的需求急降溫。

亞洲國家或地區對於貨幣升值預期不再,說不定樂觀其成。還是幾個月前,大量熱錢湧入亞洲區,導致資產價格急漲,貨幣面對極大的升值壓力,令各地政府頭痛不已,一方面擔心如果甚麼都不做,會催生巨大的資產泡沫,另一方面又怕幣值呈強削弱出口競爭力,進退兩難。現在,熱錢主動撤退,既可以不用加息,又不用升值,豈不是兩全其美?可惜,世事哪有這麼理想!

全球經濟到現在仍然環環緊扣,根本從未脫鈎,亞洲新興市場靠出口維生,賣工業品也好,賣天然資源也好,始終要看外圍經濟做人。中國似乎是個奇葩,單靠內部投資已可起死回生,其實只是假象,救市造成的過剩產能愈多,未來愈要靠出口來消化,更加熱切等待全球經濟復甦。所以,亞洲區抵禦金融海嘯第二波的能力,反而不及第一波,升值預期降溫絕非意料之外。

亞洲貨幣回軟代表美元轉強,對美國是好事。明明說要振興出口,這又有何好處?所謂出口翻一番是遙遠的目標,短期而言,美元水浸,美國國債不愁無人買,債息不升反跌,市場利率繼續偏低,對經濟絕對有利。當然,美國人會利用這個機會儲錢減債,抑或回復大花筒本色,後果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