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資金不進反退 股樓雙重打擊

環球股市與大宗商品例如石油的價格同步下挫,背後原因是擔心歐洲債務危機演變成另一場全球經濟危機,投資者避險情緒上升,紛紛沽出高風險資產,形成一股來頭不小的走資潮。港股自然不會例外,走資迹象明顯,港元兌美元匯價跌到二十個月低位,銀行同業拆息處於多個月未見的高水平,港人要有心理準備面對較長時間的資金收縮。

根據金管局數字,今年第一季以來並沒有新資金流入,但銀行體系總結餘及未償還外匯基金票據和債券的總額並無明顯減少,何以見得走資呢?其實這些只佔貨幣基礎的一個小部分,就算未見金管局入市沽美元買港元,不等於沒有走資。如果資金撤走時沒有令港匯大幅波動導致金管局入市干預,走資自然不甚起眼。如要等到金管局入市才驚覺資金撤退,屆時未免後知後覺。

其實,要判斷資金流向,最簡單是還原基本步,看港元匯率及同業拆息便一清二楚。短期的匯率波動是由供求主導,市場對港元需求減少,港匯便會轉弱。同樣道理,當銀行的閒錢減少,反映資金成本的拆息便會上升。港匯跌至七點八水平,與去年長期徘徊在七點七五的兌換上限,真是大相逕庭;息口變化就更矚目,以一個月同業拆息為例,一個月前才是零點零八厘,昨天已高見零點一三九三四厘,表面上相差不足零點零六厘,看似小數目,實際上升七成半,毫無疑問是走資的證明。

說來奇怪,不少知名基金經理及國際炒家,均表示會增加新興市場的投資,當中少不了中港股票,為何兩地股市跌跌不休?如果他們並非講一套做一套,投資策略沒有改變,便反映資金撤退的規模更大,背後必定是很多大戶及基金在套現。歐洲債務危機的確令眾多傳統基金面對贖回壓力,要班資回朝應急,最順手就是沽出尚有利潤的資產,意味着這股走資潮會持續一段時間,港股及港元資產更加不樂觀。

現在的情況與二○○七年次按風暴開始惡化時有些相似,資金緊縮在○八年金融海嘯時達到高峰,其後出乎意料有大量國際游資湧入香港,把港匯推高至上限,拆息空前低企,股樓迅速翻生。今次會否歷史重演?相信並不容易。金融海嘯拖垮的是金融機構,背後還有政府打救,可印銀紙水浸市場,但現在出事的是政府,還有誰可做救市後盾呢?

本港股市及樓市能夠升到現水平,多得去年大舉流入的熱錢,現在新資金不復見,更上層樓幾近不可能,再加上出現走資,後果不問可知。股樓價格齊跌只是其一,還有就是資金成本上升,以過去一年大行其道的拆息按揭為例,對資金流向便十分敏感,結果等於雙重打擊,資產價格調整幅度恐怕會比一般所想像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