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2010

中國GDP熱爆 息魔快到

中國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率達11.9%,重返○七年第四季水平。數據令各界質疑中國經濟已然偏熱或過熱,並關注當局會否退出經濟刺激計劃,甚至認為下個月就會加息。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稱,經濟增長快速與去年基數低有密切關係。由於國際經濟復甦充滿不確定性,以及內地經濟面臨不少矛盾與困難,因此需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與連續性,意味着還未是使用加息去調控經濟的時機。

統計局昨公布,首季GDP達80,577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達11.9%;工業增加值年增率達19.6%。李曉超沒有正面回應經濟是否過熱,但他說數據很大程度是政策刺激的結果,也有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原因。

根據統計,首季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9,793億元,增長26.4%,增速下滑了2.2個百分點;消費零售總額達36,374億元,增長17.9%。李曉超認為,固定資產增速雖然回落,但增長仍然較快。除了投資,作為內需的消費亦很重要。首季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52%,接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

PPI增幅遠超CPI

至於各界關注的消費物價指數(CPI),三月份年增率為2.4%,升幅比二月放緩0.3個百分點,首季CPI年增2.2%。而三月份生產物價指數(PPI)年增率卻增至5.9%,首季平均升幅是5.2%。

李曉超說,今年CPI確實出現了上漲,低溫雨雪等天氣因素影響較大。首季CPI升2.2%,有74.5%的因素是由於食品漲價引起的。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高,亦增加了輸入型通脹的壓力,內地工廠受原材料、燃料價格上漲,從而加劇了生產與勞動力成本的壓力。他直指進口產品價格急升,是導致三月份錄得外貿逆差的主因。

人行:整體偏熱

對於當前經濟有無過熱,市場有不同的意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首季經濟增長只能用「平穩較快發展」來形容,並未過熱。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則指,從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和PPI三項數據與進出口總額按年大增44.1%來看,整體處於「偏熱」。

法巴董事總經理陳興動認為,當前內地通脹壓力正明顯加強,他預計當局會在五、六月加息,而且樓價已經到了「最後瘋狂階段」,為樓市降溫已成為「政治任務」了。摩通董事總經理李晶亦認同中國最快第二季加息以紓緩通脹壓力,料全年加息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