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農曆年效應未必應驗

受到西班牙及葡萄牙等歐洲國家主權債務風險等不利消息影響,昨日港股跟隨外圍下跌,恒指跌穿2萬點,收報19,665點,跌677點。展望後市,農曆新年長假在即,經濟不明朗因素仍多,投資者不宜妄動。

全球市場互相影響,踏入二月份美元回軟,令美股、石油和黃金等商品上升,可見在經過一月的回吐後,國際資金有重投風險資產的傾向,市場信心又開始恢復。

美股傳統上的「一月效應」有其根據,因為與美國的稅務安排有關,投資者基於稅務上的考慮,會在年底前沽出一些虧損的股票,以抵銷其他股票的升幅來節省稅務支出;而由於所沽出股票的基本因素沒有大變動,投資者又會在年初再買回相關的股份,因此令美股在年底出現額外的沽壓,年頭卻又會有新一輪的上升動力。

美股有「一月效應」,中港則有「農曆新年效應」。有本地證券行統計過一九八九年以來的港股表現,發現在農曆新年前後的一個月內,港股平均上升4%,表現比其他時段好。

本地經濟續有改善

究其原因,可能是投資者出於「好意頭」等考慮,傾向於相信農曆新年後股市會開紅盤,因此在假期前已開始買上,從而推動股市上升。當然,上述種種「效應」,只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作分析,並非能代表真實的市場走勢,更不會每年都一樣。

一月份中港股市均下跌,除因為技術調整外,中央政府開始退市,包括對房地產進行調控、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都影響投資市場氣氛。

不過,內地經濟發展前景向好,香港理可得益,本港一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就升至55.8,反映本地經濟續有改善。

正在訪港的大炒家索羅斯指出,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環球經濟增長的動力。他亦指資產泡沫其實並不可怕,投資者可以在看到泡沫正形成之時入市,待泡沫成熟時沽出以獲利。

時富財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