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請客忽變趕客 港股又爆笑話

俄羅斯巨企俄鋁幾經闖關,終於成功通過上市聆訊,主板掛牌在望。不過,今次矚目的地方並非首家俄企登陸香港,而是監管機構破天荒地施加重重限制。據悉俄鋁上市不能公開招股,只能全配售;每手股票的價值更可能高達一百萬元,擺明把小投資者拒諸一、二手市場門外,無異於貼上「散戶不宜」的標籤。令人費解的是,當初大鑼大鼓力邀俄企來港,說是要壯大市場,快有收成時,監管機構卻避之則吉,惟恐惹禍上身,落差為何如此之大?

大型企業上市,一般只會撥出一成或更小比例的股份公開讓散戶認購,其餘均透過國際配售吸納基金大戶,所以就算只准全配售,去貨應該沒問題。再者,上市需要公開招股是基於監管法規的要求,又或企業希望提升公眾形象,但要承擔額外的成本,例如印刷招股書及僱用銀行收票,因此企業不一定抗拒全配售上市。以俄鋁為例,據悉最快在明年初上市,顯見其對港股「不離不棄」。

回看去年,俄鋁聲稱在何地上市仍然「舉棋不定」之際,一眾財金官員大為緊張,不斷組團前往海外招商,宣揚香港是海外企業上市的不二之選,實行搶得一家得一家,可是到最後衝刺時,又好像如夢初醒。據悉監管機構十分關注俄鋁負債水平高,集資主要用來還債,收入極受商品價格及匯價影響等,擔心小投資者難以全面掌握箇中風險。姑勿論擔憂是否有理,已予人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感覺。不妨打個誇張的比喻,主人家高高興興請客,卻發現客人並非想像中的模樣,便即時收起佳餚美酒,只因面子問題才不好意思把客人掃出門外。

投資者有理由相信,香港極力爭取海外、尤其是新興市場的企業來上市,是特區政府的主意,目的是擺脫港股過於依靠內地企業的局面。在二○○八至○九年度的施政報告中,開宗明義提出香港要拓展商品期貨市場、力爭東歐及俄羅斯等地的大型企業來港上市、推動伊斯蘭債券市場發展等。其後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亦有篇幅跟進這些新市場、新產品的工作。特區政府絕對是幕前幕後的大旗手。

可惜這些口號要不是只聞樓梯響,要不就是虎頭蛇尾。例如,港交所曾表示會積極配合發展商品期貨,還聘請顧問研究,結論卻是行不通。在吸引海外企業來港上市方面,則由熱烈變淡靜。至於發展伊斯蘭債券,恐怕已被最近發生的杜拜世界債務危機來一個當頭棒喝。

香港金融市場的確面臨瓶頸,需要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問題是特區政府總是眼高手低,財金官員忽發奇想,一眾監管機構湊湊熱鬧,遇到困難則互相交波、卸膊,最後鬧出一個可能是國際笑話的結局,現實與願景出現巨大落差。究竟是未摸清底細便急急行事,抑或另有原因,當局必須作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