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中小企受寵若驚暗藏風險

政府出口術表示隨時積極介入樓市,迅速令市況降溫,交投應聲下挫,未來幾個月的按揭貸款需求肯定跟着減少,影響本港銀行的主要財路。不過,適逢政府上星期宣布延長針對中小企的「特別信貸保證計劃」半年,至明年中才結束,相信會促使一些銀行把焦點轉向這類中小企貸款,推出更多優惠吸客,務求拉上補下。中小企求借有門當然是好事,要靠「人棄我取」卻又相當無奈。

金融海嘯爆發後,銀行關水喉的力度非同小可,截至今年第二季,在本地使用的貸款中,涉及製造業、貿易融資及批發零售的貸款全部收縮,只有物業貸款維持增長。政府在去年底已推出擔保中小企貸款的計劃,銀行的態度卻一直嚴謹,直至今年中為計劃加碼,把擔保成數增至八成,年期延長至五年,才見轉機。這從數據中可以印證,截至七月中涉及的貸款額才三百多億元,到十月已增加至超過五百億元,短時間內增加超過六成。

當然,中小企更容易得到貸款,應付日常資金周轉及新投資是值得歡迎的。不過,銀行態度轉變得如此之快,便令人覺得有些不尋常。銀行願意增加放貸,明顯與政府擴大擔保範圍有關,在原來只有七成擔保時揸得緊,獲得八成擔保後便鬆手,是從做生意的角度幫助中小企,抑或濫用了道德風險呢?如果是後者,中小企的處境並沒有根本改變。

就算銀行的態度積極起來,視中小企貸款為一盤不俗的生意,願意減息吸客,實際涉及的金額也不算可觀。就以中小企特別信貸保證計劃為例,運作近一年才批出五百多億元,反觀銀行力爭的按揭,單是九月份便批出三百三十多億元,不可同日而語。換言之,當樓市再度活躍,在此消彼長之下,中小企恐怕又會遇到「冷待」。

一些港商認為,銀行近幾個月積極放水,與大量熱錢湧入香港有關,銀行要為資金尋找出路。這推測相信離事實不遠,因為按揭市場的情況便是如出一轍。銀行為爭按揭生意,利率一減再減,逼得金管局出手,要求銀行審慎,又勸借款人注意利率不會長期處於低水平,中小企何嘗不是面對這些風險呢?現在中小企貸款以P減作招徠,同樣暗藏風險,一旦息口回升,影響不小。如果再極端一點,像一些經濟學家所言,環球經濟在明年再度陷入衰退,信貸再次緊縮也不出奇。

銀行習慣落雨收遮是改變不了的現實,金融海嘯的教訓則是信貸緊縮的力度可以超乎想像。雖然個別企業的規模有限,但集腋成裘的效果,讓中小企成為經濟及就業的支柱,長遠而言必須有一套機制來減少貸款波動,既然按揭市場可以透過按揭保險來鎖定風險,中小企貸款亦應該可以借鑑,便不用一時受寵若驚,一時又求借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