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經濟增長脆弱 市場不退則進

美國第三季經濟回復增長,技術上已告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雖然百分之三點五的增幅較預期為佳,但也說不上超乎想像,仍能刺激美股以至環球股市強勁反彈。市場的傳統智慧認為,經濟增長、失業率及消費開支等均屬滯後指標,早已反映在資產價格之中,今次豈不是有點反常?美國經濟上一季的表現,主要是靠政府撐起,背後隱憂處處,退市絕對言之尚早,投資者遂把「憂慮」當作「喜事」,與其他開始退市的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事實上,只要細看各個環節,不難發現政府的身影。其中,汽車製造貢獻一點七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如果不是之前提供大筆「舊車換新」補貼,哪有這麼好成績?住宅投資為經濟增長貢獻零點五個百分點,反映樓市轉活,這也是拜政府所賜,因為聯儲局差不多買起整個按揭市場,否則買家怎會這麼容易借錢兼享受低息?此外,政府的直接開支亦為經濟增長貢獻零點五個百分點。不難想像,如果沒有救市措施,經濟會是甚麼境況。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美國上季的消費開支以年率計增幅達百分之三點四,貢獻二點四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與個人可支配收入減少百分之三點四,明顯不匹配,再次顯示政府的關鍵作用。有分析員估計,退稅加上超低息環境下省回的利息支出,足夠抵銷收入下降有餘,為消費提供一時的支持。總統奧巴馬形容復甦還有漫漫長路,絕非扮謙虛。

現在的問題是,一旦降低救市力度,經濟增長恐怕打回原形,退市絕不在考慮之列,難怪經濟的隱憂變成投資者的喜訊。不能退市意味着市場仍會充斥大量廉價資金,流動性繼續氾濫,美元反彈乏力,沽美元的套息交易暢通無阻,為投資者提供源源不絕的彈藥,所以投資市場忽然亢奮,並非因為意料之中的經濟強勁增長,而是政府根本沒有條件收手,退市恐懼一掃而空。

美國無退路,其他國家則開始退市,背後各有因由。澳洲及挪威先後加息,印度則收緊銀行流動資金比率,主要着眼於控制通脹。日本昨天亦被指加入退市行列,宣布在年底停止購買公司債,嚴格來說並非真正退市,因為央行同時推出一項貸款特別安排。其實,日本的情況較特殊,問題出在投資及消費長期低迷,資金流轉速度極慢,就算央行加碼注資,也擺脫不了通縮漩渦,有別於歐美的衰退。

在退與不退之間,明顯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政策考慮。如果有信心在收回刺激措施之後,經濟仍可維持適度增長,政策考慮必定是以控制資產價格為重點。另一方面,如果經濟增長主要是靠刺激措施支撐,政策的焦點便離不開保增長,肯定會容忍資產價格膨脹,又或根本無暇處理資產泡沫。投資者怎會不明白,不退市便是進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