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持續下行,被泡沫經濟掩藏着的諸多龐氏騙局開始露出原形,全國上百萬受害者欲哭無淚,有的甚至弄得家破人亡,當局正面臨嚴峻的善後工作。

據內地財新網報道,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因涉嫌非法吸引公眾存款,可能被立案調查,其控制人已失聯。自今年四月以來,該交易所爆發兌付危機,涉及全國二十二萬戶投資者共四百三十億元。危機發生之後,全國各地維權運動風起雲湧。由於泛亞開業之後,一系列政府高官、經濟學家等精英人士為其站台撐腰,很多投資者相信它有強大的政府背景,參與者蜂擁而至,很多人損失慘重。

令人憤怒的是,雲南當局在泛亞風波中態度曖昧,從發生兌付危機到現在,雲南省金融辦和昆明市金融辦兩級金融機構在監管責任上「互踢皮球」,而公安部門遲遲沒有立案。昆明市公安局的理由是「上面不讓查,查了泛亞就得死,所以不能查」。證監會方面則表示,他們只有督辦的權力,只能盡力督促雲南相關部門解決投資者的問題。投資者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美麗包裝 忽悠民眾

泛亞危機只是中國巨量龐氏騙局的冰山一角,全國還有一千多家類似的地方交易所,正面臨清理整頓,國人逾萬億元資金被各類騙子席捲一空。在早前的互聯網狂飆之中,一些心懷叵測之徒以創新為名,發明了一系列所謂的P2P公司,實際上就是變相的高息攬存公司,是名副其實的龐氏騙局,等到資金鏈斷裂,這些原本看上去很美好的公司,一個個原形畢露。

那些被騙的投資者不顧風險、盲目追求高回報,固然不值得同情,但政府監管失職,也難辭其咎。在近年諸多的龐氏騙局中,幾乎沒有看到追究監管責任的情況,也沒有見到哪個地方的官員因此摘帽問責。泛亞在成立和擴張過程中,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但至今為止,沒有一個雲南官員需要為這場危機負責,最終受害的還是那些雖然有錯,但也賠了血汗錢的老百姓。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片創新之聲,總理李克強更強調要放鬆放寬監管,在理論上並沒有錯,但在實踐上卻給予騙子更多的空間,一些人利用各種美麗的詞彙進行包裝,以所謂新型理財、網絡創新等新概念,忽悠那些不知真相的民眾,從中聚斂財富。地方政府和官員為了本地區的政績和個人的好處,對這些騙局隻眼開隻眼閉,淪為騙子的保護傘與幫兇。而由於法律不健全,這些騙子及幫兇絕大部分逍遙法外。在這方面中國還得向美國學習,美國對龐氏騙局的審判,所有參與行騙的人都不會放過,特別是在行騙過程中的利益攸關者,不判刑也要賠償,從此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