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警方在倫敦逮捕了盧旺達情報首長卡拉克,指作為圖西族人主導之盧旺達愛國陣線成員的卡氏,在一九九四年大屠殺末期,愛國陣線部隊攻入盧國,力圖結束種族仇殺的過程中,涉嫌下令手下展開殺戮行動,受害者還包括西班牙人。盧旺達當局和一些西方論者對於卡氏被捕表示不解,因為他在有關指控發出後曾多次自由進出英國,亦有論者質疑指控本身是否公允。姑勿論卡拉克被捕事件最終會如何發展,在大屠殺結束多年後的今天,盧旺達政局仍然牽動國際社會神經。

威權統治 打壓政敵

雖然盧旺達是非洲經濟新星,其國內生產總值自二○○一年以來,實現每年約百分之九增長,而且政局穩定,有機會在二○年前後進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也有分析家擔心,盧國今日的成就只反映表面風光,該國看似穩定的局面,只不過是總統卡加梅推行威權統治的結果,這位長期執政者的去留,將關係到這個曾發生種族大屠殺國家的未來走勢。

卡加梅到過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學習,在九四年大屠殺後期,率領部隊結束這場導致約一百萬圖西族和溫和胡圖族人死亡的慘劇,後來出任國防部長和副總統,○○年接替比齊蒙古成為總統,並在○三和一○年連任。

據盧旺達憲法第一○一條規定,總統七年任期只能延續一次,故卡氏必須在一七年任期屆滿時下台。然而,月來要求修改憲法的呼聲不絕,有三百七十萬人聯署請求國會修憲,執政愛國陣線也發表聲明,為保持盧國穩定和經濟發展,支持現任總統幹下去。另一方面,卡加梅曾公開表示尊重憲政秩序,但有批評卡氏的論者認為,政府有意營造不安氣氛,教人以為假如總統離開政治舞台,大好形勢就會消失。也有人感到,執政黨製造民意,讓卡加梅在民意難捨的情況下爭取連任。

卡加梅有意讓盧旺達成為「非洲新加坡」:首都基加利市容整潔,交通井井有條。此外,其政府致力打造有利營商環境,放棄前宗主國比利時使用的法語,推廣英語,而盧國的營商便利度在非洲名列前茅,深得投資者歡迎。但部分分析家認為,卡氏政權不斷打壓政敵,導致反對派軟弱無力,即使人民物質生活得到改善,始終難以長治久安。值得關注的是,盧旺達仍然十分依賴外國經濟援助,假如西方勢力因卡加梅最終連任而削減經援,很可能是導致該國發展倒退的潛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