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亞太事務國務卿坎貝爾近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稿,稱習近平是中國自毛澤東以來最強勢的國家領導人,從反腐鬥爭的強度到經濟改革的雄心,再到外交戰略的強硬,習都展示出獨特的個性,但問題是誰在幫助他決策?

坎貝爾的問題,也是困擾世界各國政要和情治部門的難題,在他們問題單上還有:以往四平八穩的習近平何以變得如此強勢棱角分明?他為何能夠如此迅速地掌握軍隊?他到底將中國引向何方?按照西方政治學研究,了解一個人的執政風格,要從他的歷史入手,從他的身邊幕僚入手,但習近平的幕僚是誰呢?

雖然習近平陸續將親信調到身邊,比如現任中辦副主任丁薛祥、國安委常務副主任蔡奇、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中組部常務副部長陳希等人,但這些人都是政策執行人士,他們的作用不是出謀劃策,而是分兵把口,替習監督和貫徹落實政策。他們對習近平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

事實上,真正使習近平從四平八穩轉變成棱角分明,是因為中共面臨的執政危機。習近平上台時,外界對中共都缺乏信心,高層政治紛爭、經濟出現滑坡、社會民怨滔天,外交十面埋伏,曾有人悲觀預計,不出三年,中共就會面臨蘇共一樣的命運。正是這種緊迫的形勢,將習近平逼入政治牆角,必須絕地反擊,果斷決策,拆除一個又一個炸彈。

與紅二代結成聯盟

據說習近平上任之初,與紅二代有多次推心置腹的談話,確立了保紅色政權為底線的共識,只要不利於中共執政地位,統統都要拿下,不管有多大功勞,也不論當過甚麼官,總之見神殺神,見鬼殺鬼,以此挽回民心,肅清吏治。而在外交上,則要「打得一拳開,防止百拳來」,不怕打仗,直面挑戰,爭取時間與空間,迅速解決胡溫留下的積弊。

現在看來,真正幫助習近平做決策、下決心的,不是中辦國辦類似王滬寧那樣的書生,而是像劉源、孔丹這些紅二代。這些人是習近平自小的玩伴、學習的摯友,而且對紅色江山有一種天然的責任感和理想,對國家民族的前途有深遠思考,他們與習近平結成強而有力的政治聯盟,並運用手中的各種資源協助習。美國等西方國家對這些紅二代研究不夠,才會有今天摸不着門道的迷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