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領袖金正恩早前往位於咸鏡南道之東海艦隊基地視察,並登上一艘全身塗上綠色的潛艇,向艇上官兵作現場指導。一般認為,金正恩登上一艘反映上世紀五十年代技術水平、無論在隱蔽性能和武裝等方面都落後不堪的老爺潛艇,不但未能展示北韓海軍的實力,反而自暴其短。

事實上,北韓海軍旗下二十多艘中國供應和自行建造之033型常規動力潛艇,都不會是質和量兩方面都愈來愈厲害的南韓海軍水下部隊的對手。從潛艇戰角度看,至今仍然為數頗多的北韓海軍潛艇,究竟還有甚麼作用呢?而不遺餘力地擴充其潛艇部隊的南韓海軍,又有甚麼戰略考慮呢?

在漫長的冷戰時代,北韓經歷過比現在風光得多的日子,作為工業化社會,至少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北韓的經濟實力都比南韓強。就海軍實力而言,北韓得到蘇聯和中國支援,建立起一支掌握多艘潛艇,以及比過去南韓海軍強大得多的水面艦隊,以亞太國家標準來說,冷戰時代的北韓海軍實力不容忽視。然而,隨着冷戰結束,北韓不但得不到蘇聯的協助,南韓經濟亦不斷迅速發展。

九十年代起,南韓海軍從德國引進209型潛艇,並在國內以該型潛艇為基礎建造九艘「張保皋」級,而且向印尼出口其改進版本。相對於只裝備老式魚雷的北韓潛艇,「張保皋」級可以從水下發射美製「魚叉」式反艦導彈。此外,南韓海軍掌握了更加先進、仿照德國214型建造的「孫元一」級,該型潛艇配備絕氣推進系統,可維持連續兩星期潛航時間,而且裝備南韓自行研製之「海星3型」導彈,此型導彈是一種超音速精確導引武器,射程達一千五百公里,對北韓構成一定阻嚇作用。

北韓海軍 着重防守

平壤當局明知道自己沒有同南韓進行軍備競賽的本錢,其水下戰力的重點已經轉移到大約四十多艘「鯊魚」級和十多艘「鮭魚」級小型潛艇方面,這些小潛艇缺乏遠洋作戰能力,卻可以利用朝鮮半島四周的海灣和其他地貌,阻撓美、韓等外軍的登陸行動,可見雖然北韓當局時常虛張聲勢,其戰略實在傾向守勢,主動南侵的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的。

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南韓的軍力有所增強,對美國的依賴亦相應減低,其海軍不但比北韓的強,與日本海上自衞隊相比也不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