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大學博士生前日發表畢業論文,其研究顯示PM2.5(微細懸浮粒子)污染物中的碳納米顆粒,嚴重損害胎兒,能進入胎兒體內延遲其生長發育;在研究實驗中,初次懷孕的孕鼠流產率達七成。他強調有關研究與PM2.5對人體的影響,未必有直接關係。

大學科學與技術學院放射化學與核環境研究所博士生齊偉,以妊娠小鼠做實驗,發現碳納米顆粒令胎盤內血管數目減少、血管管徑變窄等,令胎盤對胎兒的供養能力下降。

而胎兒的心臟和腦組織有機會因此產生病變,延遲生長發育,嚴重更會造成死胎流產,其中對首次懷孕的妊娠小鼠威脅更大,流產率達七成,較有妊娠經驗的孕鼠高出近三成。他指有關研究與PM2.5對人體的影響,未必有直接關係。

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副主任潘小川表示,空氣中超細顆粒物的增加,確會為準媽媽帶來負面影響,卻沒有流產率七成。據以往研究,每增加十微克立方米的PM10污染物,孕婦便增加百分之三至八的早產或流產風險。

齊偉其後澄清,研究與PM2.5對人體的影響未必有直接關係,因研究對象是老鼠,給藥的方式亦非通過呼吸。

99%城市空氣不合標準

另內地一教育機構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前日在廣西出席關於治理霧霾的論壇上稱,中國五百個城市中僅百分之一符合國際空氣衞生標準。

他抱怨兒子在北京讀書兩個月期間,感冒、發燒、咳嗽十多天,最終將兒子送回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