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一襲擊後,美國揮軍阿富汗追捕「恐怖大亨」拉登,推翻庇護阿蓋德的塔利班,毗鄰阿富汗的巴基斯坦,成為美國反恐盟友,收取華府巨額援助,但也付出慘重代價,近十三年間,巴國在武裝分子襲擊和美國軍事行動中喪生人數多逾四萬,結束暴力安居樂業成了巴人之夢,謝里夫政府與塔利班終於展開談判,為和平帶來一點希望,不過接二連三的襲擊,卻替和談蒙上陰霾。

繼俾路支省列車遇襲釀成十多死後,首都一個蔬果市場發生炸彈爆炸造成二十多死約百人傷,這是伊斯蘭堡自五年前萬豪酒店恐襲後,遭逢的傷亡最為慘重襲擊,日前聲稱襲擊列車的俾路支統一軍,認頭在蔬果市場放置炸彈。俾路支省是巴國最大省份,位處西南部,多年來武裝組織以暴力手段爭取獨立,但俾路支統一軍卻鮮為人知,據說一年半前成立,近日才算「打出名堂」。

耐人尋味的是,當局直指伊斯蘭堡襲擊並非俾路支統一軍所為,認為這個組織包攬上身「荒謬可笑」。俾路支武裝組織一向只在當地活躍,如果真能衝出俾路支在首都施襲,總理謝里夫難免更受抨擊。

謝里夫的安全策略把焦點放於塔利班,今年三月,巴國政府和塔利班首次舉行直接談判,為營造良好氣氛,謝里夫陸續釋放約三十名塔利班囚犯,而塔利班亦宣布停火一個月,後來又把停火期延長十天至四月十日,和平曙光乍現。不過,塔利班誠意卻受質疑,這個在二○○七年由多個武裝組織組成的聯盟,目標是要把巴基斯坦變成推行回教教規的國家,這只有推翻政府才能達到,因此,過去曾經利用談判換取喘息空間重整旗鼓的塔利班,這次或又重施故技。其實,塔利班結構鬆散派系林立,其中不少反對和談,如果伊斯蘭堡襲擊另有元兇,則塔利班拒和派便是最大嫌疑,目的就在破壞談判。

無論何方施襲,謝里夫都陷困境,反對黨本來指摘他向塔利班過分妥協,現在更可抨擊他無法遏止暴力,謝里夫結束動盪發展經濟的承諾,亦變得愈來愈難實現,世界銀行剛指巴基斯坦經濟狀況改善,言猶在耳,「最為安全」的伊斯蘭堡即遭恐襲,難免嚇跑有意前來的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