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極主權爭奪戰如火如荼之際,南極圈地運動戰火再起,作為人類最後到達的冰凍大陸,卻成為各國追逐的「熱土」,但各國對南北兩極競相開發,未必是全人類之福。

據報道,智利總統皮涅拉日前到訪南極,並計劃在距離南極點一千公里處建立新的南極研究基地,他表示建立該基地是為了「重申智利對南極的主權要求」。至今,英國、新西蘭、澳洲、法國、挪威、智利、阿根廷等國提出對南極的主權要求,當中,新西蘭、澳洲、法國、挪威四國相互承認各自在南極的領土要求;而英國、智利、阿根廷三國各自劃定的領土相互重疊,三方堅持各自主權要求,互不相讓。

區域外大國包括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不甘示弱,投入大量資源在南極設立考察站。目前,全球共有二十八個國家在南極建立八十多個考察站,地緣優勢使阿根廷、智利、澳洲等南半球國家在考察站數量上佔優。

表面上,南極領土爭端源於一些國家間始終存在爭議領土,或者某些國際條約的漏洞為部分國家所利用,但更深層次原因則是各國激烈爭奪資源。南極面積巨大,冰蓋厚達數千米,就目前科考人員已掌握的資料,在南極蘊含銅、鐵、鉛、鋅、金、銀、錫等數十種礦產資源,礦床近千餘處,大規模油氣田數百處。此外,南極蘊藏世界最大的鐵礦,可供全世界開發利用二百年,還有着世界最大的煤田,估計儲量超過五千億噸。

由於環保及國際法約束,南極資源開發尚屬敏感話題,但其實各國都打着科學的旗號在進行。包括英國、阿根廷、挪威、法國等在內的一些國家提出所謂發現論、佔有論、扇面論等理論,為在南極地區的利益分配尋找依據。一旦時機成熟,各國勢必一擁而上,爭相開發冰底的寶藏。

過度開發 自取滅亡

問題是,南極過度開發很可能導致全球性災難,尤其是加速南極冰川融化,一旦這些冰層融化為水,將推高世界海平面,絕大部分沿海城市包括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國際大都市將葬身海底。另外,開發也會加劇南極臭氧層的破壞,導致全球氣候紊亂,乾旱等極端天氣頻發,土壤沙漠化、鹽鹼化加速,這些變化最終影響人類的生存。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類開發南極,其實是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