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處太平洋地震帶,大震小震不斷,政府和國民習以為常,但今次地震的級數、破壞的力度,以及並生災害的強度都超過了以往,是人類史上罕見的災難。原本有較強救災應變能力的日本政府,在今次史無前例的天災面前也是束手無策。
尤其是福島核電站機組的爆炸,更是觸目驚心。以日本的施工技術質量,今次福島核電站仍難逃爆炸,這對正處在大幹快上發展核電的中國來說,敲響了警鐘。以中國的技術與水平,如果一旦地震,核電站爆炸釀成的生態危害很可能超過當年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的爆炸,以中國的人口密集程度,死傷恐怕是天文數字。
今次大地震,將使日本治國方略發生重大調整。有人建議,日本東京應該盡快遷都,如今天皇住的皇宮可改成故宮,這並非危言聳聽。東京現在交通、電力、供水、供氣部分陷於中斷,一個特大城市在天災面前暴露的脆弱性展露無遺。日本只有通過遷都,才能實現轉運,得以重生。
核電建設 慎之又慎
福島核電站距離首都東京不過二百三十公里之遙,現在看來,在首都周邊建設核電站是日本一大失誤。首都是一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安危關係到國家命運。東京更是國際金融中心,關係到日本的金融命脈,如今核輻射四處蔓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東京備受影響是遲早的事。
對於中國來說,在經濟發達地區尤其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地建設核電站,一定要吸取日本的教訓,慎之又慎,否則核電站便是懸在億萬百姓頭上的「不計時炸彈」,一旦爆炸,後果不堪設想。目前中國核電建設進入高潮,從美國等地購入大量核電設備。如今看到福島的慘象,當局須平心靜氣再作思考,否則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最後拍大腿後悔都來不及,讓子孫後代受盡折磨。
有人說,日本大地震是上天的懲罰,這未免對日本國民太苛刻了。日本政府雖然對二戰死不認罪,政要們更接二連三參拜靖國神社,對受日軍屠殺的二戰死難者大不敬,但這只是右翼政客的行為,與日本國民無關。人在做,天在看,上天是很公平的。
中國對此不應幸災樂禍,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日加諸於日本國民的災難,誰能保證今後不會降臨到中國人頭上呢?面對天災,中國除了應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外,更重要的是從中吸取教訓,以防不日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