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美對非在領導和夥伴之間

影響奧巴馬對非洲的政策,不是因為他個人的血統,也不是他個人的喜好,而是出於美國的國家戰略和利益,其改變的迫切性,是因為其他大國正愈來愈活躍於國際舞台。美國和中國對非洲的政策,代表着兩種模式,美國模式是介入式,除了一大堆的文化、商業等關係之外,民主與良好管治是重中之重;而中國模式則是建基於互相尊重,不干預別國內政,但從發展的過程,讓非洲國家的國民可以改善其生活水平。民主和良好的管治,是非洲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去探索追求的目標,而不是中國強加於他們身上,又或者是經貿合作的交換條件。

中國模式異常成功

而事實證明,中國模式異常成功,成功的指標,不只是貿易額大幅增長,而是其他的新興大國,例如印度、巴西等,都效法中、非合作論壇的模式,舉辦各種形式的峰會,通過增加援助、投資,以及開放市場來促進雙邊關係。以前曾經和美國在非洲競逐的蘇聯,因解體而讓美國獨大了一段時間,但隨着俄羅斯國力恢復,開始重返非洲,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去年六月訪問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亞、納米比亞和安哥拉,其動作也是衝着美國而來,所以,美國對非洲的政策不能不予以調整,甚至加大力度。

另外一個因素,是非洲近年的一體化進展頗快,自非洲聯盟成立以來,非洲愈來愈以一個聲音說話,尤其是涉及非洲的自身利益,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等計劃已陸續上馬,美國不能再以逐個擊破的手法來處理非洲的問題。外來大國參與競逐,內部國家團結一致,這兩個因素交織影響,令美國處於一個相對不利的局面。

美國對非政策的一些核心價值,例如民主與良好管治,是不容妥協的,能改變的,不過是加大援助的力度,又或者在姿態、措辭、技術上加一點彈性或包裝,例如奧巴馬宣稱與非洲建立相互負責和相互尊重的夥伴關係。但國務卿希拉妮其後補充,美國要成為一個好的領導和好的夥伴。這個領導一加進去,關係就很難再是夥伴。雖然美國在語言上再加一些花巧,例如要與非洲一起做事情,而不是為非洲做事情,但都不能改變領導和夥伴兩個角色的矛盾。

領袖心態難以改變

美國的變,是看到中非合作模式的成功而有心調整,但左調右調,也跳不出那個領袖心態,例如希拉妮剛剛說完要跟非洲作夥伴,但隨即又警告或者批評肯尼亞政府的正當性、剛果的腐敗,以及南非處理津巴布韋問題不力等。這往往令美國無法樹立新的形象、建立新的模式。

美國真的要在非洲推行民主和良好管治,一定是獨力難支。按照美國的標準,撒哈拉以南的四十八個非洲國家,僅有十個屬自由國家,二十三個屬部分自由國家,其餘十五個是非自由國家;真的要推,面對這三十八個國家,美國可以如何推?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