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遺址建回教中心 再揭九一一傷疤

「九一一」恐襲雖然過去近九年,但在許多美國人心目中,仍然是不能承受的痛。紐約市曼哈頓區的社區委員會(Community Board)日前通過無約束力的計劃,容許在距離世貿大樓遺址的兩條街外,興建一個樓高十五層的回教中心。儘管倡議興建回教中心的團體負責人拉烏夫強調,回教中心的建立是要「幫助回教與其他宗教團體縮窄分歧」、「向九一一受害者致意」,但興建回教中心的計劃仍然引起軒然大波,其中尤以「九一一」遺屬的反應最為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反對與支持興建回教中心的人,均着眼於美國人一向歌頌的寬容精神。有人認為,任何遏制宗教自由的舉動,均違反美國人的價值觀。「九一一是仇恨勝過寬容的一場不幸事件,有甚麼地方比世貿大樓更適合教導人們寬容的精神?」反對者亦否認自己帶有宗教及文化的偏見。七十七歲的漢森,其任職消防員的兒子在救人時英勇犧牲。他強調,反對興建回教中心並非因為心胸狹窄,而是因為將一幢尊崇回教的建築物,建在世貿遺址附近,等於對受害者家屬再傷害一次。

有人則從更深層次的文化角度剖析問題,著名回教問題專家斯潘塞(Robert Spencer)撰文指出,清真寺並非信眾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那麼簡單,綜合歷史事件,清真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對回教徒征服之意。無論是阿克薩清真寺與山圓頂清真寺之於猶太教、大馬士革的奧馬雅清真寺之於天主教無不如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在世貿遺址附近建立回教中心,意義非同小可。

斯潘塞又質疑,拉烏夫在九一一後,曾把矛頭直指華府,聲稱美方「要清楚認識到他們對回教徒造成的傷害」,而非發動恐襲的並非極端聖戰分子。因此雖然他聲稱要「向九一一死難者致意」,但是到底其心目中的「受害者」所指為何?

斯潘塞的指摘是否屬實是一回事,但回教中心惹起的爭議卻清楚顯示一點︰九一一在美國人心目中仍然非常敏感,甚至可說是不能討論的禁忌。去年初世貿大樓遺址的擁有者紐約州和新澤西州港務局宣布,未來將不會用「自由塔」這個名字,而沿用世貿大樓一號樓的舊名稱,旋即引發爭議,認為港務局有心「抹掉歷史」;更有甚者,有傳北京一間公司將進駐新大樓的六十五樓、六十九樓和六十四樓部分位置,當時就有紐約小報借題發揮,說港務局不惜「抹掉歷史」,是為了討好這個大客戶。

可以看到,連與九一一恐襲完全扯不上關係的一間中國公司,尚且引發諸多揣測,更遑論要在世貿中心遺址附近興建回教中心。由此看來,就算該中心依照計劃建成,最終只會繼續引發爭議,加劇美國國內不同宗教和族群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最終只會與「幫助回教與其他宗教團體縮窄分歧」的初衷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