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美國對東亞急起直追

早前本欄曾分析美國在二○一○年大幅度增加對外援助,頭三個增幅最大的區域分別是中南亞、近東和東亞太平洋區。得到美國外援的垂青,最主要原因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大國博弈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奧巴馬上台至今,一系列的東南亞政策引人注目,國務卿希拉妮出訪首選是包括印尼在內的東亞國家,隨後兌現「深度接觸東盟」的諾言,在泰國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並且重新評估了對緬甸的政策。這些措施,首先是要一改過往對待東盟那種冷漠的態度,落實重返東南亞的訴求。

東盟獲中俄印歐垂青

美國的新東南亞政策,是有深遠的背景。首先,是美國具體外交戰略有所改變。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是以遏制為主導,冷戰後則採取單邊主義,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令美國疲於奔命,金融海嘯令美國元氣大傷,在外交上不能再走小布殊的老路。所以,希拉妮表示,美國的外交政策必須真實地反映這個世界,在這現實世界中,就是美國獨力難支,因此一定要拉東南亞國家作為夥伴,尤其是馬來西亞和印尼是伊斯蘭國家,印尼是世界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國家,而馬來西亞也是世俗化和經濟相對發達的回教國家,有這兩個夥伴盟友,對美國致力與伊斯蘭世界和解有相當大的幫助。

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經濟實力東移,地緣政治重心也是東移,東盟憑藉日益增強的實力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緣位置,自然得到大國的垂青。俄羅斯首先利用其軍事上的優勢,以及美國和回教國家的積怨,與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在軍事領域合作,向他們大賣武器。歐盟也乘虛而入,跟東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及領導人對話機制。印度更把東盟視為「向東看」的重要一環,尤其是與泰國和新加坡在軍事和經貿上合作。至於中國,更制訂了長遠而全面的戰略,與東盟的關係已進入起飛期,經濟方面,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今年,東盟更和中國成立自由貿易區。

美驚覺漸被甩在外圍

美國一直定位自己為亞太區的一分子,但當東盟積極推動一體化的進程,美國並未積極重視,直至這一體化進程有相當成績時,美國才驚覺自己慢慢被這個東亞合作圈甩在外圍,而其他大國,包括其潛在對手中國和俄羅斯,都已先後和這個合作圈掛了鈎,所以才急起直追,既在東盟這組織上做工夫,例如簽訂友好合作條約和派出龐大代表團出席東盟的地區論壇會議,也向東盟國家埋手,既重點拉有奧巴馬情結的印尼,也向湄公河流域國家全面出擊,務求雙重保險。

美國重新開展其東南亞政策,其中一個大贏家應是緬甸,乘着這個友好關係的大流,緬甸應好好把握機會,開展跟美國關係的新一頁。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