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鳩山是否該到南京謝罪

日本《讀賣新聞》日前報道,首相鳩山由紀夫計劃今年六月出席上海世博會「日本日」活動,在上海逗留期間,他可能順訪南京。如果成行,鳩山將成為二戰後日本首位到訪南京的在任首相。消息披露後,立即在中日兩國引起密切關注。

消息人士指出,鳩山上台以來擺出重視中國的姿態,若訪問南京成行,將可表達日本對戰爭的「深刻反省之意」,從而增進中日兩國國民感情。不過,鳩山最終能否成行,還要依據政治判斷。

歷史觀點 差異頗大

另外,法國《費加羅報》一月四日的文章稱,中日今年將上演「和解大戲」。去年底中日高層互訪頻繁,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日本明仁天皇見面,日本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也率百人代表團訪問中國。《費加羅報》認為,中日之間近期這些不斷接觸的舉動都只不過是「前菜」。文章說,最重要的是中日兩國「今年將會上演電視劇劇情般的和解大戲」;鳩山到南京謝罪後,日本政府也可能會向中國提出邀請,希望中國領導人能夠到訪原子彈爆炸地──廣島。

鳩山上任後,在中日關係上表現出溫和、理性和建設性的一面,已經有目共睹。若在此基礎上,鳩山能像當年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雙腿下跪那樣,在南京就歷史問題做一些積極的姿態,當然會對中日關係有更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要看到,中日民間的互相認知,尤其是對歷史問題的認知,較當年德法之間的認知有很多差異。中日民間的歷史情緒目前雖暫時平息,但雙方的歷史觀還有很大差異。從中國的立場來看,日本民間歷史觀尚存在巨大的模糊甚至錯誤,相當部分日本民眾還認為當年的戰爭只是「強權之間的戰爭」。

另一方面,中國民間的受害者心理也尚未完全擺脫,而這種受害者心理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又加上一層傲慢的外表,問題就更為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中日民間在歷史問題上的情緒,就像一堆乾柴,只要一顆火星就能燃起一場熊熊大火。事實上,針對媒體稱鳩山將在今年訪問中國並就南京大屠殺事件向中國公民道歉的消息,日本網民幾乎一邊倒強烈反對,而超過九成六的中國民眾認為日本首相應該到南京道歉,顯示出中日民間情緒在此問題上的激烈對撞。

民間交流 更需推動

因此,從穩定雙方民間情緒的角度看,鳩山應否在南京邁出上述一步,需要再作仔細的評估。實際上,中日民間認知有更多的基礎性工程需要完成,比如大規模的人員和文化交流,以及學術界各個層次的歷史問題討論。中日能否利用鳩山在任期間開啟和完善這些工程,可能較條件不成熟時鳩山到南京作謝罪之舉更具積極意義。

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