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煤炭業國進民退 官場淨化難樂觀

煤炭大省山西正在推行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的煤炭新政,以國有煤礦兼併民營小煤礦的方式,整頓官商勾結,減少礦難。這固然能收一時之效,但能否治本還有待觀察。

內地經濟體制改革向來一收就死,一放就亂。在朱鎔基主政時期,國企改革抓大放小,很多包袱沉重的國有中小煤礦被推向市場,不少官員權貴以極小的代價獲得這些煤礦的控制權,隨着經濟發展,煤炭價格猛漲,煤礦主人大發橫財。山西煤老闆一時成為財富的代名詞,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引起海內外資本市場的關注,以至於內地很多樓盤都要以「山西煤老闆團購」為廣告。

伴隨着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隨之而來的是特大礦難頻生,血漬斑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山西每年發生礦難超過五十宗,死傷上百人,震驚全國的特大礦難幾乎年年都有,山西形象在媒體、網民的口誅筆伐之下日益沉淪。

與此同時,煤炭行業的官商勾結、腐敗劣迹更是遍布各礦,千夫所指,官員以多種形式參股分紅,和礦主結成利益共同體;或者利用手中職權,為一些違法、非法礦主提供保護,謀取私利。而官員入股、濫批證照、直接受賄、親屬開礦、縱容包庇煤礦違法生產經營等等,則是官煤勾結的主要形式。

權力腐敗 仍難避免

近年來,因涉及「煤腐敗」而被查處的山西官員逾百人,僅臨汾市長在一年內就換了三人。靈石縣公安局原副局長史雙生受賄三千三百萬元案,山西省委前副秘書長馮其福侵吞逾五千萬元國有資產案,相繼震驚全國。山西「煤場」既是官員的發財福地,也是官員的萬人坑,仕途看好的省長孟學農因礦難失責去職,而近年晉升中央要職的山西官員幾乎為零。

整治小煤礦,整頓官商勾結,不僅是全國輿論的呼聲,也是北京對山西的嚴厲要求。中央空降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局長王君擔任山西省長,以完成這一舉國關注的任務。去年金融海嘯爆發,各地生產萎縮,煤炭價格暴跌,很多中小煤礦不得不閉門歇業,這為王君提供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山西抓住機會大力推行煤炭新政,以國有大型煤礦為主兼併重組民營中小煤礦。據稱,到明年底,山西礦井數量將由原來的二千六百多座壓減至一千座,企業主體從二千二百家縮減為一百三十家,整合後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煤礦產量將大幅提升。國有集團接手後,將依靠自身成熟的管理、技術水平,令煤礦安全更有保障。如此一來,作為地方官員的問責壓力無疑會減輕。

大量煤老闆的退出對於淨化官場風氣至關重要,但資源領域的權力腐敗行為在現行「審批經濟」體制下,仍然不可避免。尤其是國有大企業,勢大財雄,其官商勾結的深度與廣度都超出人們的想像,前任中石化總經理陳同海腐敗案便是清晰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