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瞞上欺下放衞星 就業數據無公信

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昨日公布就業率,上半年內地城鎮新增就業五百六十九萬人,完成全年九百萬人就業目標的六成三;已有四百一十五萬大學畢業生落實去向,就業簽約率為六成八,與去年同期持平。人保部還稱,對於個別弄虛作假的情況,政府部門不會放任不管。

在金融海嘯衝擊、各行各業節衣縮食的大背景下,當局公布的這個數據看上去很美,但經不起推敲。尤其是大學生就業率,更是千夫所指,內地一些大學生紛紛曝光,稱自己是「被就業」的。

「被就業」一詞近期在網上迅速竄紅,指的是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在尚未就業且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被所在學校統計進了就業率。「被就業」諷刺的是虛高的就業率,痛斥的是當局造假連年輕人的飯碗也不放過。

據內地媒體報道,有些大學規定,學生要拿畢業證書,須先向校方提供就業協議書,否則文憑只能先由學校「代為保管」,這實際是逼着學生造假。更有一些大學主動替學生「就業」,將連學生本人也不知叫甚麼名稱、地址在哪裏的公司招聘錄用協議,硬塞進他們的材料袋裏。於是,一個個畢業生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就業」了。

高校造假 層層欺騙

在這一造假風潮中,各地大學生就業率不斷放衞星,一個比一個高。人保部在此基礎上,再統計出全國的大學生就業率,自然是錯上加錯,與普通老百姓的現實觀感相差十萬八千里,完全沒有公信。

人保部稱不會對造假行為放任不管,既然社會有那麼多質疑,而且有很多大學生現成的曝光案例,為何就不仔細進行調查,以正視聽呢?顯然,人保部關於「不會放任不管」的說詞,只不過虛晃一招,瞞上欺下。當局真要取信於民,這六成八的大學生就業率如何得出?採用了哪些數據?用了怎樣的算法?各所大學就業率數據如何?不妨如實向社會公布,是真金就不怕火煉。

在中央保就業的強力要求下,如何提高就業率成為各地各部門的硬任務,尤其是高等學校,大學生就業率成為他們爭取教育資金、提高福利待遇的考核標準。在政績衝動之下,不少高校不是下力氣為學生謀出路想辦法,而是琢磨在數字上下工夫,弄虛作假。數字裏面出政績、出效益,「被就業」便是一大發明。

層層欺騙之下,六成八的大學生就業率便被炮製出來,曝光造假行為的大學生拆穿了皇帝新衣。就業率造假不僅嚴重扭曲市場訊號,更可怕的是,虛假就業率被戳穿之後,很可能激起學變,造成社會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