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美國東盟一拍即合

美國國務卿希拉妮骨折康復後開始頻繁出國訪問。她二十一日抵達泰國,出席東盟地區論壇,這是美國國務卿歷來首次出席東盟系列會議。然而,評論認為,希拉妮此行目的不僅在於參加論壇,更希望通過與東盟拉緊關係,進一步實施新的東南亞政策,而這個政策的焦點之一就是試圖遏制中國不斷上升的影響力。

希拉妮此行與東盟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有指這顯示美國總統奧巴馬一改前朝忽視東盟的政策,傳遞出對這一地區安全和經濟事務施加影響的強烈訊號,這也是奧巴馬重塑其國際形象的重要環節。此前,奧巴馬出訪了歐洲、阿拉伯國家和非洲,無論在哪裏,他都試圖塑造一種嶄新的美國形象。在埃及,他甚至用阿拉伯語與現場聽眾打招呼,並表示美國願意與伊斯蘭國家建立良好關係;在歐洲,奧巴馬迄今似乎還沒有遇到對他有反感的國家力量。

整合亞洲 東盟吃重

奧巴馬在亞洲的步伐顯然慢了一些。他上任至今,還沒有訪問過任何亞洲國家。但作為奧巴馬外交代表的希拉妮,則早已風塵僕僕地到過亞洲幾次。

實際上,東盟是不可忽視的經濟和政治力量。就經濟整合而言,雖然亞洲地區的經濟火車頭理應是中日韓三國,但這三國由於錯綜複雜的歷史和政治因素,始終無法很好地承擔領導者的功能。故從○五年底開始,在東盟主導下,亞洲地區有了首次東亞峰會,以全面探討亞洲經濟整合的問題。無論如何,至少在亞洲經濟整合的過程中,東盟的作用愈來愈重要。

政治上,東盟就更為微妙。上世紀中,美國為遏制中共勢力蔓延,曾在東南亞拉攏一些國家組建東南亞軍事聯盟,由此形成了對紅色中國的「半月形包圍圈」。雖然後來不了了之,但隨着冷戰結束,尤其是中國重新成為競爭對手,東南亞對美國的戰略作用也日益凸顯。

美國在亞洲地區的最重要戰略夥伴是日韓兩國,從更大範圍上看,尚有澳洲和新西蘭,以及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台灣地區也都屬於美國的戰略夥伴,但當中還缺少了重要的一環,即東盟。美國若能像以前一樣拉住東盟,那麼其對中國戰略遏制就能發揮真正作用了。

南海爭端 必助東盟

對美國和東南亞來說,雙方遏制中國的渴求可謂一拍即合。東南亞覺得單方面依賴美國和中國都風險太大,而在中美這兩個潛在競爭對手之間游走,對東南亞來說是最為舒服的狀態;加上東南亞與中國存在的南海主權爭議,更使東南亞和美國的互相需求尤為強烈。

不久前,美國傳統基金會針對南海主權爭議發表報告,指美國在南海主權爭議中毫無疑問應站在東南亞一邊,以防止十幾年後美國艦隊要經過南海,還需要獲得中國軍方批准。

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