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權力淪為私有化 百姓何曾有幸福

內地一些地方吏治之腐敗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曾經被千夫所指的安徽阜陽官場,近日又被媒體踢爆一宗將公共權力當作私有財產繼承的鬧劇。

據內地媒體報道,在農民人均年收入僅幾百元的阜陽市潁上縣的一個鎮,鎮黨委書記辦公室裏擺滿了散發着古樸香氣的名貴紅木椅子、茶几等,光紅木椅子就有十四張,每張椅子價值不低於五萬元,鎮黨委書記本人坐的是椅背上雕有龍圖案的「龍椅」。置辦者則是該鎮原書記張家順,而張家順則是有着「白宮書記」之稱的張治安的父親。在當地,張家順被稱為「潁上教父」,曾和兒子張治安輪番擔任該鎮書記。

報道稱,張家順一九九四年擔任縣委副書記後,一直兼任這個鎮的「第一書記」,直到曾任鎮長的張治安當選為鎮黨委書記,他才不兼任「第一書記」一職。張家順之所以一直霸着「第一書記」不放,就是為了讓兒子接班。更匪夷所思的是,張治安不再擔任該鎮黨委書記之後,經當地縣委「特批」,退休的張家順又重新擔任該鎮黨委書記,反過來又接了兒子的班。該鎮的權力淪為張家的私有財產,權力交接變成了私相授受,由父及子,又由子及父,也表明了一種以權力世襲為特徵的代際傳遞關係。

權力私有化之後,公共資源就成了張家父子的私有資源,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張家父子在當地為所欲為,一手遮天,做土皇帝當山大王便成了必然。

吏治不靖 民怨爆發

也正是這個原因,張治安敢引領全國風潮,在阜陽蓋起一座「白宮」,而其父則不顧當地農民年收入僅數百元的悲慘現實,一擲百萬元購買豪華紅木傢俬。

張家父子之間的這種權力繼承,令人嘆為觀止,但使人深思的是,這種家天下的模式,上級部門怎麼會不知道、不阻止呢?一個退休的老人,居然還可以復出發揮餘熱,再擔任鎮委書記,這種情況即使在老人政治橫行的上世紀八十年代都是無法想像的,但卻經過上級部門的「特批」,豈不荒唐?

吏治腐敗已是中共肌體中的一顆巨大毒瘤,而且這個毒瘤隨時都會爆發。這幾年爆發的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大多數是與當地吏治不靖有關,一個地方吏治愈是腐敗,當地的民怨就愈大,爆發群體性事件的機率也就愈大。

權力淪為私有化,百姓何曾有幸福?當張家父子在當地實施封建式的專制時,當地的老百姓完全處於一種被壓迫、被奴役的生存狀態。舉報「白宮書記」張治安的農民李國福,被張治安殘酷報復,在監獄中被折磨致死,便是最好的明證。張家父子在媒體的曝光下倒台了,但如果當局不能對官僚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誰又能保證今後不會出現類似張家父子的郭家父子、王家母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