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日本軍備與世界市場

日本政府決定放寬實施了三十多年的武器出口禁令,引起論者對日本軍備出口情況的熱切討論。據悉,麻生太郎政府放寬軍備出口,旨在降低它們的研發成本,並拓展與歐、美國家聯合研製武器系統的機遇。

參與國際軍火貿易

日本軍事工業的科技水平很高,其產品亦十分出色,卻因為自衞隊是唯一的客戶,導致研製成本高企不下,打開軍備出口市場和與盟國合作研製武器,實在是符合經濟原則的決定。再說,在金融海嘯的陰霾下,日本的高科技工業必須打開傳統領域以外的新市場,該國參與國際軍火貿易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前首相三木武夫於一九七六年提出禁止軍備出口政策,東京多年來一直強調日本不參與國際軍火貿易,並經常以此作為提升日本在國際上的道德地位,同時配合西方國家推動種種裁軍和限制軍火貿易的努力。其實,日本已不止一次參與特別是美國的軍備計劃,很難稱得上是完全禁止出口軍備的國家。同時,軍備的定義十分廣泛,軍民兩用產品也是軍備,相信三十多年來的出口禁令只涉及一些比較惹人矚目的拳頭產品而已。

日本在五十年代開始重新發展軍事工業,該國研製和生產的飛機、軍艦、坦克以至槍械,無論在質和量上都稱得上是有水準的產品,實在遠比同為戰敗國之德國優勝。富士重工率先於五十年代成功研製T-1高級教練機,標誌着戰後日本軍用飛機研製和生產的復活。三菱出品的T-2超音速教練機、F-1戰機,川崎重工研製的C-1和C-X運輸機,以及新明和工業公司的PS-1反潛艇巡邏機,都是日本航空工業自主開發產品的代表作。

戰後日本軍機的技術水平大體上可跟英、法等歐洲大國之產品看齊。步兵武器方面,豐和企業研製的六四式和八九式步槍,其設計特別適合亞洲人使用,但只能為陸上自衞隊和海上保安廳供貨。

日本儘管擁有雄厚的軍事工業,卻一直不是主要軍備出口國。日本的確不太熱衷於推銷軍備,也受到政府長期以來政策上的限制,不過,三木時代提出的出口禁令純屬政府的政策,沒有法律根據,隨時可以改變。三木首相在任時期同時提出過將每年之國防預算限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一內,曾經有些人以為此限制具備法律效力,其實亦只不過是政策而已。到了八十年代後期,日本的國防預算終於突破了維持經年的百分之一限制。

積極鼓勵軍事工業

有觀察家指出,日本通過彈性處理的手法輸出軍品,例如以獵槍和體育用槍枝的名義輸出槍械,以及輸出高水平的電子、半導體、攝影機鏡頭和影像處理技術,這些都是日本工業具有競爭力的高科技和軍民兩用技術,已經應用於美國的導彈系統和偵察設備上。

以往一些人認為,軍事科技的進步帶動民用工業。這是落後的想法,軍民兩用技術日新月異,種類繁多,實在難以明確界定它的最終用途,傳統觀念上的軍備出口限制未必適合目前多變的環境。麻生政府有意開放軍備出口,應該被理解為政府積極鼓勵軍事工業的措施,日本絕非從來都跟國際軍火貿易毫無關係。

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