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三人組與學聯原計劃明會面,解決佔中對社會帶來的危機,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晚宣布暫不會面。事實上,日前第三次籌備會議後雙方各自表述,學聯向傳媒表示,對政府提出議題,即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和政制發展的法律規定,感失望及憤怒;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又不點名指有學生團體趁會談號召更多人上街,恐造成騎劫現象。雙方若達成公開會談,有何好處及壞處?

顧問老師:歐陽凱琳

Q:若達成公開會談有何好處及壞處?

A:公開會談是解決現時膠着狀態的契機,佔中超過十日,堵塞最嚴重、影響最大的時機已過,用民眾運動壓力迫使政府讓步的力量愈來愈小,加上四方八面有聲音要求學生離開,無論政府或學生都需要下台階,談判能助打破僵局。壞處方面,會談未必能滿足雙方要求,由於政府表明,會談的前提是在人大方案下商討,學生則是要求否決人大方案,所以某程度上會談是政治姿態多於釋出誠意,希望學生盡快撤離。

Q:會談是否需要中立主持人?

A:有需要第三方協調,因政府與學生都堅持己見,難以溝通。基於協商精神,第三者應尋求雙方接受的方案,而非單純各自讓步。學者是理想人選,因學者予市民的印象持平,市民會相信他們關顧各方立場及處事周詳,不會擔憂有政治背景而影響立場。

延伸思考

1.有宗教界人士認為學生不應領導對政府會談,現時甚麼人適合與政府會談?

A:運動由學生牽頭,後來有過萬市民上街,預設參與運動的市民都認同學生看法,而且會談及討論議題出現源於政府及學生的意見不合,學生是持份者,由他們與政府會談是非常合理。另外,會談應以協商為主,任何一方需在對等角色談雙方意見,不能主導會談。

2.籌備會議對會談有何意義及重要性?

A:籌備會議能確保會談能順利展開,在雙方有前設情況下,會談容易拉倒。早前雙方曾想會面,惟後來發生旺角衝突事件,拉倒會談。最重要是雙方能夠釋出善意,在沒有前設的情況下協商雙方能夠接受的第三方案。

3.籌備會議後,政府與學聯各執一詞,對會面有何影響?

A:籌備會議後出現問題,反映雙方沒有共識,難以直接協商。政府目前有既定立場,在某程度上主導會談,相信正式會談中,雙方只會各執一詞,或未能協商到結果。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