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屋問題說不清 善用土地最實際

樓市形勢日益嚴峻,港府遭逢兩面夾擊。一方面,樓價租金持續上升,無殼蝸牛怨聲載道;另一方面,土地供應遠遠不足以應付實際需求,開拓土地資源困難重重,供求失衡難以改善。如何突破土地資源限制,對症下藥解決房屋問題,是當局眼前的一大挑戰。

梁振英政府主打房屋政策,連月來多次出招壓抑樓市,可惜這些招數成效不彰,甚至出現反效果,出招一次,樓價就上升一次,高處未算高。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政府關注近期樓市出現明顯及急速升幅,明白年輕家庭的置業困難,亦知道市民對樓價持續上升感到焦躁,會在有必要時加強介入角色。

然而,高官的表態,根本無法遏止樓市升勢。正如我們多次指出,樓市能否健康發展,市民能否安居樂業,最大的關鍵並不在於當局推出多少行政措施,而在於土地及房屋供應是否充裕。根據當局公布的最新數字,目前全港僅有二千一百多公頃土地儲備,扣除公共設施用地及七成預留興建丁屋等的「鄉村式發展用地」後,實際可供興建商業及非原居民房屋的用地僅餘三百九十一公頃,在這種情況下,樓價必然易升難跌。

丁屋用地遠遠超過其他用地,引起社會議論紛紛,要求檢討丁屋政策的呼聲此起彼落,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日前也撰文認同丁屋政策有檢討的必要。有人建議研究丁屋「多層式」高密度發展,善用土地;亦有人認為可用類似居屋的單位向原居民交換丁權,騰出較多土地興建公營或私營房屋;甚至有人建議准許丁權自由買賣。意見紛紜,莫衷一是。

追本溯源,港英政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推行「小型屋宇政策」,允許每名年滿十八歲的原居民男丁申請在新界建造一間丁屋,回歸後,《基本法》規定新界原居民可繼續享有合法傳統權益,丁權因而獲得保留,沒有人敢挑戰相關政策。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香港土地資源有限,而原居民的繁衍則無限,丁屋政策遲早無以為繼。

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以類似居屋或多層式住宅取代丁屋,既補償原居民的損失,又可提升用地效率,似乎兩全其美。問題是說易行難,正如學者指出,多層式樓宇的居住人數遠遠多於傳統丁屋,所需要的道路、水電、學校、醫院、商場、社區設施等基建配套亦相應激增,建設成本高昂,發展進度緩慢,難望在短期內解決房屋不足問題。再說,即使當局願意用居屋換取丁權,原居民又是否願意接受呢?

總而言之,房屋問題千頭萬緒,丁權更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複雜問題,港府聲稱要檢討,實際上在目前的社會和政治現實下,根本不可能達成共識,與其糾纏於這種無謂的爭拗,不如想辦法改善土地規劃,做到地盡其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