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利民措施未惠中產

反對派刻意操作政治議題牽制特首CY梁振英的管治,意在阻撓新一屆特區政府理順前朝貪曾留下的大堆施政難題。CY的金句─政策成熟一項推一項,上任兩個多月以來,已推出十大利民措施,正等待十月立法會復會之後,盡快通過撥款申請,讓措施見成效,提振管治團隊的低迷民望,反制反對派癱瘓施政之目的。

特區政府最新出台的利民政策,正是由近日飽受反國民教育行動折騰的教育局提出,建議擴大資助非華語學生報考海外中文試的範圍。教育局推出這項舉措,實際受惠的學生數目有限,卻不無日常工作未受反國教行動影響,如常推動教育政策之意。

問題是這些細眉細眼的新政策,不但無助改善形象,更有可能牽動部分家長的神經線。雖然,香港特區是國際城市,但非華語學生始終是少數,教育政策千頭萬緒,教育局難免被外界誤會走精面,在當前低迷的政治形勢之下,借這類涉及資源不多的新政策粉飾太平。

政圈中人說,站在公平的原則,教育局擴大資助非華語學生無可厚非,但踏高一步看,從CY上任以來,多個政策局陸續推出利民措施的角度審視,映入眼簾的將是另一幅景象,政策目標幾乎完全傾斜弱勢族群,作為香港特區中堅的中產族接近毫無得益,難免產生為何無我份的心態,長期累積的不滿未能疏導,總會有爆發的一日。較早前,反國民教育行動迅速發展為一場大型社會運動,參加集會和遊行的中堅分子,中產族大不乏人,除了議題涉及家長最關注的子女教育問題,也是中產族群潛藏已久、對政府管治現狀不滿的一次怨氣發洩。

無疑,世上任何一個面向人民的政府,施政總有優先次序,不可能全方位照顧社會的不同階層,以弱勢社群為優先的政策考量,也是各國政府不變的施政公式,但因時制宜,及時調整惠民優次,才是維持管治穩定、族群關係和諧之本。政策過度照顧單一階層,猶如主動挑起族群之間的矛盾,苦果最終也必然由掌握公共資源再分配權力的政府承受。

按照傳統,每年十月立法會復會,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社會中下階層總有不同程度的甜頭,但CY基於立法會剛改選,需要更多時間徵詢議員對政府未來施政路向的意見,押後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間至明年一月。換言之,中產翹首盼望分公共資源一杯羹的好夢,最快也要等多三個多月才有着落。CY忙於制訂未來五年的施政路向圖之際,會否也急一急中產所急呢?不要忘了,這兩、三個月,中產族群將會陸續收到稅單,心中不爽在所難免,CY要及早拆彈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