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雙班年學位缺上缺
【本報訊】大學「雙班年」令升學學位競爭激烈,考生瘋狂報讀自資課程「買保險」的後遺症浮現。有考生繳付近三萬元報讀副學士課程學費後,最後獲另一自資院校學士課程取錄,多次要求退款不果,數萬元隨時「凍過水」。消費者委員會指放榜後共接獲兩宗有關高等院校留位費的投訴。
負擔大增 家長鬧爆
末代高考生陳同學高考考獲「CEEEE」成績,自知獲派資助學位渺茫,先後報讀三間自資院校「買保險」,上月底更向香港大學附屬學院繳交二萬七千元學費,報讀文學副學士:「當時仲等緊公開大學學士課程,但係港大附屬學院截止交學費,唔交唔得。」陳同學其後再獲公大取錄,但白白繳交數萬元學費。她的母親陳太不滿院校未有酌情讓學生延遲繳交學費,亦未因應特殊情況退回學費:「夾夾埋埋畀咗五萬幾蚊,點解唔可以統一取錄時間,對家長造成好大負擔!」
另一名文憑試考生李同學早前已向港大附屬學院繳交五千元留位費,但日前通過聯招再獲公大取錄,惟校方指公大非資助學士課程,拒絕退回留位費。港大附屬學院發言人表示,退還留位費及學費安排已在取錄通知書及學院網頁列明,申請人必須透過聯招並獲政府資助的全日制課程取錄才可申請退款。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指接獲多宗相關求助,認為設立自資課程聯合招生及統一派位機制才能解決問題:「今年教育局做咗統一報名,但對派位無幫助。」教育局發言人表示,香港專上院校在學術及行政管理上享有高度自主權,院校可按其情況訂立收生安排,包括收取課程留位費及註冊費,留位費約為五千元至首期學費不等,如申請人放棄學位,院校一般情況下不會退還有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