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魚倉)暴斃赤柱膠魚驚魂
【本報訊】赤柱聖士提反灣湧現大量(魚倉)魚屍體,懷疑是墮海膠粒的遺害。部分魚屍在海上漂浮,部分則被海浪沖上石灘,擱在石堆中,傳出陣陣臭味。有救生員表示:「十年未見過咁多死魚!」亦有熱心市民到聖士提反灣執膠,雖然泳灘受膠粒污染不算嚴重,但大部分膠粒已混入沙中,增加執膠難度。
每星期都到赤柱玩風帆的顏小姐說,昨早在富豪海灣對出海面,發現有大批死(魚倉)魚漂浮,傳出臭味,她檢起死魚查看,發現魚身發脹、魚肉霉爛,懷疑是膠粒所致。顏小姐認為,雖然政府強調「膠魚」無毒,但都應該拿去化驗,追查死因是否中毒、骾死或其他原因,好讓市民放心。
本報記者昨午到聖士提反灣視察,發現泳灘對出約五十米海面約有五十條(魚倉)魚屍在水中載浮載沉,而遭海浪沖上石灘則有約二十條,傳出陣陣惡臭。駐守聖士提反灣十年的救生員阿明說:「每逢吹西南風都有死魚,但未見過咁大量死魚,而且特別臭!」記者在石堆中抽取三條魚屍解剖,在魚屍內臟未有發現膠粒。另外,民間自發清理膠粒運動繼續,其中少女阿靜在網上發起到聖士提反灣執膠,有十多人響應。她指泳灘膠粒不多,但均已埋入沙中十厘米深,增加執膠難度,批評政府反應緩慢。
海事處表示,指揮中心昨沒有收到聖士提反灣發現死魚報告;漁農自然護理署亦稱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