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建制派變臉 救火變自焚
建制派在上周五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會議上,重施泛民主派拉布的故技,又快刀斬亂麻,否決在內會上討論要求貪曾回水及引咎辭職的動議,間接把彈劾貪曾的動議拖過七一,放生貪曾。
泛民主派懵然不知建制派拉布,致使建制派再次成功「護駕」,但正如早前有政界人士已直指建制派保貪曾等如政治自殺,建制派冒死逆民意也要保住貪曾,當然要承受政治後果,九月立法會換屆選舉必受重創。有見及此,隨即展開救亡行動。
身兼內會主席的富貴黨主席劉健儀,雖然當日沒有投票,但亦是幫兇之一,她翌日隨即在街頭收集市民對如何處理貪曾的意見。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根本是補鑊之舉,可惜為時已晚。
再觀乎建仔身兼全國人大代表的立法會議員葉國謙對內地維權事件的取態,變臉之快,明顯是自知保貪曾已「蝕鑊甘」,若連半點門面工夫也不做,後果堪虞,但普羅市民對此並不受落,反而招來大事抨擊,直斥是「抽水」行徑。
政府在立法會沒票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保皇黨在九月立法會選舉失利,減少議席,甚至令泛民主派取得過半數席位,那麼新政府的施政更加艱難。
眼見建制派自救行動不奏效,就連候任特首也要出手,連續兩個星期落區,也挑選建制派的「地頭」,冀能幫其一把,但負面標籤已烙印,不見起色。
建制派堵截了內會要求貪曾辭職的動議,豈止是「食粒糖、輸間廠」,根本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繼而再上演的變臉戲法,簡直自暴其醜,兼且要背上激發大批市民七一上街抗議、衝擊新政府的罪名。
建制派本是政府的救火隊,今次倒是引火自焚,神仙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