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烽火台:挽鞋赤腳走

  • 東西二隧車馬稀,紅隧門前排長龍。輿論不斷促請當局回購東西二隧,平衡三隧車流,怎堪港府高官顧左右而言他,時而來個「顧問研究」,時而拋出個「紅加東減」的笑話,拖了又拖,說了又說,硬是不肯面對現實。

    為了力排眾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又爆出偉論:「政府不能僅以減低某隧道收費為目標,而要兼顧三條過海隧道的交通分布、成本效益及公眾利益,如果回購東西二隧後將三隧免費開放,可能會誘發額外駕駛者使用過海隧道,令海隧現時的擠塞情況更加惡化,甚至令三條過海隧道及其連接道路嚴重擠塞。」

    鄭汝樺的高論委實令人摸不着頭腦。東西二隧免費開放,吸引車流,紓緩紅隧塞車乃必然之事,怎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擠塞?退一萬步說,如果政府真的認為三隧不敷應用,為何不去興建第四條隧道,也不去提升公共交通工具的吸引力,改善服務,降低收費,鼓勵市民減少駕車,偏要縱容私隧瘋狂加價為叢驅雀?

    這令小生想起一則寓言,話說一名孤寒財主買了一對新鞋,卻將鞋拿在手上赤腳而行,路人見了,不禁問道:「為甚麼你拿着新鞋不穿?」財主答:「這樣一來,可以保它歷久常新,以後就不用再花錢買鞋了嘛。」

    而今香港的荒謬之處,就是放着東西二隧未能善用,反教過海車輛一股腦兒地塞向紅隧,政府坐擁巨額儲備而不肯回購東西二隧,其實與挽鞋赤腳走的孤寒財主沒有分別。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