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講真話:拉長磨合 減低衝擊

  • 如何減低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是一種藝術多於一種技術,更是一件長期、困難而奧妙的事。以日本為例,日本無論是在文化或文明方面,基本上屬於傳統的東方儒家文明,雖然一百多年前實行了明治維新,開始吸收西方文化,但其文明基礎仍然還是東方的。對於如何處理文明衝突,他們的應對之法是「拉長磨合時間」。

    具體做法是,無論政界還是社會都有共識,就是不要太快西化,要保留自己的文化。其中一個重點是不廣泛推廣英文,這減低了西方文化的衝擊,拉長了兩者磨合的時間,令彼此有較長的緩衝期。日本通過控制英文在本土流行的程度,以控制西方文明的侵略,可說頗為成功。

    中國的做法卻有很大差別。中國是盡可能地加快中西交流,有多快就多快,如全面推廣英文教育,派大批年輕人留學外國。日本從來沒這麼做過,相反是很奧妙地通過大企業派出需要學西方技術的人去學習和工作,關鍵是「需要」。當然,交流的主體仍然是以東方文明為主,西方文明為輔。

    在處理香港回歸一事,中國也同樣如此,大幅度地開放和交流,盡可能讓香港「人心回歸」。但這樣做,在較短的時間裏,很可能會增加衝突及對抗程度,事實上也如此。

    我還記得,香港回歸前,有人認為回歸後香港與內地要保持一定距離,我想這是涉及到文明衝突的考慮。現在看回頭,此說不無道理。

    朱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