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公廁有望成歷史建築

  • 【本報訊】本港有不少公廁,但大家「辦公」時有否留意它或有悠久歷史?古物諮詢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將有近一百年歷史、本港最早公廁之一的中環鴨巴甸街及史丹頓街交界的地下公廁,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令其有望成為本港首個獲得歷史評級的公廁。有學者支持將公廁評級,「評級不應單只評啲有建築特色、外觀美輪美奐的建築物,一啲反映當年生活歷史的建築物,亦應予以肯定。」香港廁所協會會長勞永樂則計劃籌辦廁所文物徑,帶領市民游走中環舊式公廁。

    古物諮詢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轉作原創坊的文物影響評估、龍津石橋的公眾諮詢活動進展,以及為兩項新加入的歷史建築物評級,該兩項新項目由公眾提出,當中涉及關閉多年的中環鴨巴甸街及史丹頓街交界地下公廁,以及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中環百子里。

    唐樓無廁所 方便街坊

    古蹟辦經評估後,建議將建於一九一八年的鴨巴甸街及史丹頓街交界公廁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建於一八九○年的百子里則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李浩然指出,香港早年的唐樓並無廁所,需倒夜香。由於唐樓分租嚴重,「好似七十二家房客咁,夜香都倒唔切」,政府遂起公廁滿足居民需要。

    李浩然表示,當年樓宇林立,政府惟有搵三尖八角、無用途的地方建公廁,地下公廁應運而生。他表示,二十多年前曾「光顧」過鴨巴甸街公廁,內裏雖無甚特別,但他認為地下公廁反映了當年市民生活,值得評級。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