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話:討好港人 短暫和諧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和前港澳辦主任魯平一直保持聯絡。魯平的退休生活非常寫意,日日通過iPad和香港朋友聯繫,假期亦經常去打高爾夫球;我飛天豬則要忙着跳傘,高爾夫球對我來講又是老人運動,所以沒有和他一起打。但我知道,魯平先生身體非常健康,亦很關注香港事務,他更是天天必讀我這個專欄,日日我都會電郵給他。
我早就對魯平說,香港回歸後會發展一定程度的民主政治,當權者很可能通過討好港人來獲取支持,從而向共產黨說不,以維護自治權。還有,討好港人無法解決問題,因為任何當權者的最大責任是「領導」而不是「討好」,他們需要為人民服務,更加需要管治人民;需要維護人民權力,同樣需要督促人民負起社會責任。
我說,討好民眾只會換來短暫的和諧,長久而言卻會留下隱患,到時任何施政都要討好民眾,任何政策都必須處處以「討好」為依歸。任何做家長的,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很可惜,回歸十幾年,這個問題不幸被我言中!由中央政府到特首、特區政府,因為不同理由而要得到香港民意支持,所以爭着討好港人,上次政改方案、這次財政預算案是兩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們看到,政府在香港已經不能再講「管治」,只能講「派糖」,缺乏長遠的、負責任的施政規劃。兩個政府已完全失去威信同領導能力,香港已經進入一個很難扭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