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今年愚人節,網上曾經流傳一則新聞,指美國哈迪斯將會重返香港,當時也被愚弄了的我,還跟朋友約好要去回味當年經典的肉醬熱狗,結果?當然是空歡喜一場。

熱狗不在我的美食清單上,因為香腸向來不是我杯茶,但偶爾也會遇上幾個例外,讓我食過翻尋味。除了兒時吃過的哈迪斯熱狗外,大學時,中大逸夫書院的熱狗王也是令我願意攀山涉水享受的美食之一。每逢下午兩點開始,平日冷冷清清的學生飯堂會突然築起一條長長的人龍,原來大家在等兩點半熱狗王開賣的一刻,限量50個,每人限買一份,不少人都有摸門釘的經驗。這款中大名物不但選用了大大條皮脆肉嫩的香腸,最特別的是麵包上附帶少許烤焦了的芝士,鬆軟熱辣,配上芥辣和茄汁,難怪學生們調侃要不是有熱狗王,這家地處偏遠的飯堂一早就捱不下去。

現在該飯堂仍屹立不倒,卻已經沒有熱狗王。經我在網上搜查,中環還有一家老字號亦號稱熱狗王,以港式的雙腸熱狗遠近馳名,網民大讚沙律醬是神來之筆,可惜我一直未有機會品嘗。查看熱狗的相關資料,原來美國的熱狗花款眾多,還有仔細分類,像大學熱狗王這款有芝士成分的熱狗應稱為「芝士狗」(Cheese Dog),另外還有炸過的「粟米狗」﹙Corn Dog)和有辣味的「辣椒狗」(Chili Dog)。至於熱狗從何而來,其中一個較有趣的說法,是19世紀末一對在美國賣香腸的夫婦,本來向客人提供手套,以免他們被香腸燙傷,但後來因為沒有人把手套歸還,精明的太太就想到以麵包代替手套包着香腸,並演變成熱狗這一種食物。另外還有一樣教我吃驚的,是最初的熱狗果真與狗有關:20世紀前的德國用狗肉製作香腸,因此才有Hot Dog之名。這時想到不少漫畫插圖愛把熱狗畫成一隻臘腸狗,心中不寒而慄,所以想好好享受食物,有時真的不應想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