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紙樣
製衣不能沒有紙樣,但單憑紙樣,不能看出衣服的最終形態,紙樣的未知性,充滿想像空間,當虛線、摺疊、扭曲穿插其中,最終才變了成衣。擴闊思想,無論甚麼東西,哪怕是一個人,都可以是紙樣。本地藝術家黎達達榮、利志達、Leumas To、神野貓及劉思,一式5個紙樣,展現大家眼前,讓你構想自己心中的衣裳。
首次擔當策展人的Leumas表示:「紙樣是衣服製成品的藍圖,形態各異,延伸思考,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紙樣:女人的紙樣、浪漫的紙樣等,繼而引發這次展覽。」他的作品反映80後、90後對生活的態度─羊群心理、傾向單一價值觀,他認為人應該有自己的裁剪與解構,故藉着4幅作品,將倒模式人生、打破固有規範、再重新組合等階段表現出來,最後一幅則留白,反映每個人的紙樣的未知性。
軍事與銀紙
衣服以外,紙樣可延伸甚麼想像?創作漫畫17年的黎達達榮聯想到銀紙與古今中外的軍服,「戰爭軍費高,要浪費很多銀紙,所以我想將銀紙與軍事聯繫一起,但不想別人一看便明,要找新角度。我收集了各種形式的銀紙,如大富翁紙幣、陰司紙等,到現在我還未知最後成品如何,讓讀者想像。」他笑謂,過往展覽總會在畫作留位,讓觀者一看便明,反而今次想介乎清楚與不清楚之間,就像從紙樣永遠看不到成品全貌一樣。
人與人的距離
生於北京的劉思,其作品意念看來最貼近紙樣的原貌,那是兒時的回憶,「媽媽愛替我做衫,家中有不同大小的紙樣,都是可以調校的,小時候用內圈,長大點就用外圈,讓我體會到人與人的差別也一樣。我喜歡觀察人,所以其中一件作品就畫了土耳其人彼此坐得很近,德國人則坐得很遠,這是文化差異,也是有趣對照,當中有我個人的理解。」
為了延續紙樣的互動想像,展覽還邀請了周耀輝、何秀萍、崔允信等40位不同界別的創作人,以一人一句形式,道出他們心中各樣事物的紙樣,讓觀眾在圖文並荗下,車縫自己的「衣裳」。
《一紙五樣》插畫及裝置展
日期:8月17日至9月30日
時間:11:30am-10:00pm
地點:油麻地Kubrick及百老匯電影中心
網址:www.leumasto.com
憶雷生春舊貌
雷生春復修後,成為中醫藥保健中心,濟世精神貫徹,但其故貌仍教人懷念,攝影家伍振榮在2003年拍下大宅活化前的原貌,以圖片記錄雷生春的內部裝修,一次過重溫那些磚砌燒柴的灶頭、玻璃屏風板間房、舊式燈掣等舊物。
「雷生春故貌」攝影展
日期:即日至8月26日(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1:00pm-7:00pm
地點: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8-07室MAG都市視藝空間
網址:mag.hk
中秋前花燈會
月餅廣告浪接浪,提醒大家中秋又到了,每年維園花燈會是賞月必備活動。去年設計大型綵燈作品《動感之娛》的著名藝術家兼建築師林偉而,最近舉行個展,回顧其10年的創作成就,包括於威尼斯雙年展之國際建築展中展出的《春秧街》。
「空間之旅:林偉而─裝置十年」
日期:8月15日至9月2日
時間:10:00am-8:00pm
地點:太古坊康和大廈1樓Artis Tree
查詢:2527 1931
解放權力
市民從傳媒報道取得資訊,但當媒體的客觀立場愈見傾斜,我們還能相信甚麼?中國藝術家吳以強透過報紙文字、圖片塗抹及篡改,對報紙進行撕、揑、壓、黏等連串「暴力」行為,製造新語境,作為對抗權力,也是形式及意義上的解放。
「七嘴八舌,什麼都聽不見」吳以強個展
日期:8月25日至9月28日(星期一至五)
時間:9:30am-6:30pm
地點:藝術創庫畫廊
查詢:2110 9928


由左至右:黎達達榮、劉思、Leuma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