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阿葡式風情

  • 如果說孟買是英國和印度的混血兒,那果阿(Goa)就是印度和前任男友葡萄牙的私生子了。2,000年來,中東阿拉伯人壟斷絲綢之路,歐洲人渴求的印度香料,要用同等重量的黃金向阿拉伯商人購買。1498年,葡萄牙人經過74年努力不懈的航海探測,終於繞過好望角,到達果阿,這是歷史上歐洲人第一次經由海路到達亞洲,打破了阿拉伯人的壟斷,可以直接進口印度的香料經海路到歐洲,令葡萄牙一夜暴發,里斯本成了歐洲的貿易中心。果阿是15世紀航海大發現的重要一站!

    達伽馬登陸28年後(1526年),來自中亞的突厥人由北方入侵印度,建立了印度末代王朝─蒙兀兒帝國,跟中國的清朝類似,也是異族強權統治,皇帝講波斯語,信伊斯蘭教,卻統治大部分講印地語、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這個王朝最著名的貢獻,就是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在1653年興建的泰姬陵。直至1757年,蒙兀兒帝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間爆發了普拉西戰役,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成功佔領印度全境,但除了果阿。

    發展命運

    坐上由孟買前往果阿的航機,金髮碧眼的西人比印度人還多,果阿一向是西方人心目中的熱帶天堂,500年前已經隨達伽馬的描述,揚名歐洲。以人均資產值計算,果阿是今日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果阿和孟買的命運不同,導致發展也南轅北轍。1534年,葡萄牙人佔領了孟買,1661年,葡萄牙的凱瑟琳公主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孟買居然作為嫁妝送給了英國,在英國人的經營下,孟買一躍成為國際大都市。直至1947年,印度宣布脫離英國獨立,果阿仍然是葡萄牙的領地,印度一直想收回果阿的主權,但葡萄牙人堅持不肯放棄這個最重要的殖民地港口。天啊,這和香港、澳門的命運何其相似!

    大家都知道,1842年香港由清廷割讓給英國,但第一批發現香港的歐洲人,其實正是葡萄牙人。早在英國人取得香港前3個世紀(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已經派兵抵達香港並攻佔屯門,但在43年後(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放棄了香港,選擇了另一個登陸港口作殖民地,那就是澳門。

    東方羅馬

    的確,果阿和澳門好像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兩個城市都錯過了發展機會,由先頭部隊的葡萄牙人拱手相讓給後來居上的英國人,做不了國際金融大都市。但同為天主教城市,同樣有賭場,同靠其獨特的「葡式亞洲殖民風情小城」吸引遊人,果阿舊城比澳門早19年(1986年)榮登世遺名錄。

    旅遊業是果阿最主要的產業,當然有其優勝之處,十六至十八世紀,果阿是「東方的羅馬」,因為明朝時,中國和日本先後鎖國,果阿成為輝煌一時的東西方貿易中心、海上香料航道的中轉站。東方的香料,在這裏上船,運到歐洲後都能以十倍價錢賣出去,令果阿迅速繁榮起來。印度的商人、葡萄牙的移民、歐洲的傳教士,都匯聚在這個千萬人口的大都市,比當時的倫敦、里斯本人口更多。

    正職是朝九晚五的尖咀白領,專長於假期、周末偷走出辦公室,打開穿梭時空、深度旅遊、持續扶貧、文字創作的隨意門。曾出版《足足五千年》, 連續13日位居電子書榜冠軍,並為「小母牛」籌得50萬元善款。去年書展推出暢銷書《十天敢動假期:墨西哥、古巴》。

    www.akiotour.com

    項明生

    果阿最大的教堂Se Cathedral。